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良专利>正文

一种正畸托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28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畸托槽,包括具有弓丝槽沟和托槽口的托槽体,托槽口两侧开设有滑槽,在滑槽内竖直设有槽边,在滑槽内滑动设有托槽盖,托槽盖两侧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条,滑条前端设有前翼钩,在弓丝槽沟左侧和右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分别设有透空槽和锁槽,锁槽入口处的高度小于前翼钩的厚度,锁槽内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翼钩的厚度;托槽盖后端的滑动范围为弓丝槽沟右侧的区域,托槽盖闭合时,前翼钩的前端躲在透空槽内,后端抵在锁槽的入口处,利用锁槽的入口较窄达到锁住前翼钩的目的;托槽盖打开时,前翼钩在外力作用下使锁槽产生弹性变形至完全推入锁槽内。本托槽的锁槽处于托槽体内部,可增加托槽体之强度,大幅缩小托槽体的尺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牙齿正畸
,特别涉及一种牙用正畸托槽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托槽固定在牙面上,弓丝穿过托槽上的弓丝槽(又名方丝槽),并通过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钢丝将弓丝直接结扎于托槽结扎翼上,弓丝的矫正力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牙齿产生预期的移动,以达到校正牙齿的目的。由于目前所用的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钢丝结扎于托槽的结扎翼上,直接施力于弓丝,对弓丝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妨碍了弓丝的正常移动,从而影向了牙齿的正畸效果。目前,市场上亦出现了多种自锁托槽,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二大系列,但结构都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价格昂贵,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方便,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的牙用正畸托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畸托槽,包括具有弓丝槽沟的托槽体,弓丝槽沟两侧设有工作翼,在托槽体上与弓丝槽沟相交设有托槽口,托槽口和弓丝槽沟将工作翼分成四小块,该托槽口两侧对称开设有线切割而成的滑槽,在滑槽内竖直设有槽边,在滑槽内滑动设有托槽盖,所述的托槽盖两侧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条,在托槽盖前端两个滑条之间设有缺口,滑条的前端设有向滑条侧方伸展的前翼钩,在弓丝槽沟左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设有与所述前翼钩配合的透空槽,在弓丝槽沟右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设有与所述前翼钩配合的并且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锁槽,锁槽入口处的高度小于前翼钩的厚度,锁槽内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翼钩的厚度,所述的透空槽与锁槽均紧邻弓丝槽沟; 托槽盖后端的滑动范围为弓丝槽沟右侧的区域,托槽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前翼钩的前端躲在透空槽内并抵住弓丝槽沟左侧的槽边,前翼钩的后端抵在锁槽的入口处,利用锁槽的入口较窄达到锁住前翼钩的目的;托槽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托槽盖的前翼钩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透空槽并迫使锁槽产生弹性变形至完全推入锁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的锁槽是由第一锁槽、第二锁槽两段组成,第一锁槽紧邻弓丝槽沟,第一锁槽内部的高度小于前翼钩的厚度,第二锁槽内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翼钩的厚度,在第一锁槽入口处的上下两端均形成有弧形过渡。从而可以适用于长度较长的前翼钩,在第一锁槽入口处的上下两端均形成有弧形过渡是为了方便将前翼钩推入锁槽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为了防止托槽盖掉出托槽体外,托槽盖加前翼钩的整体宽度大于两个槽边之间的间距,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翼钩为槽边所止挡,前翼钩的滑动范围限制在紧邻弓丝槽沟的滑槽内。初始状态时,为了方便将托槽盖装入托槽体内,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贯穿整个托槽体。这样,托槽盖无论是从滑槽的哪一端,都可以进入到托槽体内。为了使在打开状态时能完全露出弓丝槽沟,作为优选,在沿托槽盖滑动方向,锁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前翼钩的长度。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滑动锁片结构,托槽盖在滑槽内正常滑动,在弓丝槽沟右侧的滑槽两侧设有与前翼钩配合的锁槽,托槽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前翼钩的前端躲在透空槽内并抵住弓丝槽沟左侧的槽边,前翼钩的后端抵在锁槽的入口处,而锁槽入口处的高度小于前翼钩的厚度,利用锁槽的入口较窄达到锁住前翼钩及托槽盖的目的,自此,弓丝被固定于弓丝槽沟内不能取出;当要打开托槽盖时,托槽盖的前翼钩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透空槽并迫使锁槽产生弹性变形至完全推入锁槽内,此时露出弓丝槽沟,弓丝可以取出并放进弓丝槽沟。采用了本技术的托槽结构,锁槽处于托槽体内部,可增加托槽体之强度,大幅缩小托槽体的尺寸;并且简化了托槽盖的结构,仅靠前翼钩便可实现托槽盖锁定并钩住槽边防止托槽盖脱离托槽体的双重功能,非常实用。本技术托槽体与托槽盖制作简单,可采用线切割一次成形,操作方便。同时设计时将托槽盖全部放入托槽体内,又有弹性变形,不会轻易滑出,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中免去了结扎钢丝的繁琐操作。同时又不会像结扎钢丝或结扎橡胶圈那样直接施力于弓丝,故不会影响弓丝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移动,使得正畸治疗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托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托槽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向视图;图6为托槽盖在托槽体内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图6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托槽盖在托槽体内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图8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一种正畸托槽,如图1 3所示,包括具有网底I和弓丝槽沟6的托槽体2,弓丝槽沟6两侧设有工作翼3、4,在托槽体2上与弓丝槽沟6相交设有托槽口 10,托槽口10与弓丝槽沟6交叉设置,托槽口 10和弓丝槽沟6将工作翼3、4分成分离的四小块,如图1、图2所示,该托槽口 10两侧对称开设有线切割而成的滑槽9,在滑槽9内竖直设有槽边13,所述的滑槽9贯穿整个托槽体2。如图6 9所示,在滑槽9内滑动设有托槽盖11,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托槽盖11两侧设有与滑槽9配合的滑条15,在托槽盖11前端两个滑条15之间设有缺口 50,滑条15外侧的前端设有与滑条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前翼钩12 ;如图1 3所示,在弓丝槽沟6左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设有与所述前翼钩12配合的透空槽5,在弓丝槽沟6右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设有与所述前翼钩12配合的并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的锁槽8,在沿托槽盖11滑动方向,锁槽8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前翼钩12的长度;所述的透空槽5与锁槽8均紧邻弓丝槽沟6,具体的说,所述的锁槽8是由第一锁槽81、第二锁槽82两段组成,第一锁槽81紧邻弓丝槽沟6,第一锁槽81内部的高度小于前翼钩12的厚度,第二锁槽82内部的高度大于前翼钩12的厚度,在第一锁槽81入口处的上下两端均形成有弧形过渡83。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槽81内部的高度为0.28mm,前翼钩12的厚度为0.3mm,第二锁槽82内部的高度为0.34mm。具体应用时,用专用工具压缩托槽盖11的两个滑条15,从滑槽9任一端推入并使前翼钩12躲过槽边13进入到托槽体2内,其原则是使托槽盖11后端处在弓丝槽沟6右侧的滑槽区域,托槽盖11前端处在紧邻弓丝槽沟6的滑槽区域,再将托槽盖11扩张至如图4所示的工作状态,此时,前翼钩12为槽边13所止挡,前翼钩12的滑动范围限制在紧邻弓丝槽沟6的滑槽区域内。当托槽盖11处于闭合位置,如图6、7所示,前翼钩12的前端躲在透空槽5内并抵住弓丝槽沟6左侧的槽边13,前翼钩12的后端抵在锁槽8的入口处,利用锁槽8的入口较窄达到锁住前翼钩12的目的,至此,托槽盖11锁定于托槽体2内,弓丝60就被固定于弓丝槽沟6内,使弓丝60能在弓丝槽沟6自由滑动。当托槽盖11处于打开状态时,如图8、9所示,托槽盖的前翼钩12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透空槽5并迫使锁槽8产生弹性变形至前翼钩12完全推入锁槽8内,此时露出弓丝槽沟,弓丝可以取出并放 进弓丝槽沟6。权利要求1.一种正畸托槽,包括具有弓丝槽沟的托槽体,弓丝槽沟两侧设有工作翼,其特征是:在托槽体上与弓丝槽沟相交设有托槽口,托槽口和弓丝槽沟将工作翼分成四小块,该托槽口两侧对称开设有线切割而成的滑槽,在滑槽内竖直设有槽边,在滑槽内滑动设有托槽盖,所述的托槽盖两侧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条,在托槽盖前端两个滑条之间设有缺口,滑条的前端设有向滑条侧方伸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畸托槽,包括具有弓丝槽沟的托槽体,弓丝槽沟两侧设有工作翼,其特征是:在托槽体上与弓丝槽沟相交设有托槽口,托槽口和弓丝槽沟将工作翼分成四小块,该托槽口两侧对称开设有线切割而成的滑槽,在滑槽内竖直设有槽边,在滑槽内滑动设有托槽盖,所述的托槽盖两侧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条,在托槽盖前端两个滑条之间设有缺口,滑条的前端设有向滑条侧方伸展的前翼钩,在弓丝槽沟左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设有与所述前翼钩配合的透空槽,在弓丝槽沟右侧的滑槽两侧的槽边上设有与所述前翼钩配合的并且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锁槽,锁槽入口处的高度小于前翼钩的厚度,锁槽内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翼钩的厚度,所述的透空槽与锁槽均紧邻弓丝槽沟;托槽盖后端的滑动范围为弓丝槽沟右侧的区域,托槽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前翼钩的前端躲在透空槽内并抵住弓丝槽沟左侧的槽边,前翼钩的后端抵在锁槽的入口处,利用锁槽的入口较窄达到锁住前翼钩的目的;托槽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托槽盖的前翼钩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透空槽并迫使锁槽产生弹性变形至完全推入锁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良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