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工具、外管、推杆、一根控制丝、弯曲控制件和手柄,所述远端工具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推杆被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其远端与远端工具固定连接,其近端和手柄活动连接,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具有弯曲关节,所述控制丝的远端被固定在所述外管的远端,其近端与所述弯曲控制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外管的远端的弯曲角度,该手术器械还包括旋转控制件,所述旋转控制件为中空的构件,其被设置在外管与手柄之间,一端与外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手柄活动连接。该手术器械的外径只有3mm,其远端工具可以通过旋转控制件和一根控制丝来实现360°度的操作,使医生可以方便地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手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在微创手术(例如腹腔镜手术)或其他形式手术或医疗过程中使用的手动操作的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自1987年法国医生成功实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经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衍生出胸腔镜、盆腔镜、关节镜等一系列微创手术。目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里面最前沿、最复杂的技术,大量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器械被首先应用于该领域,微创手术也是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微创手术是指在人体体表做若干穿孔,将内窥镜和操作器械通过上述小孔进入体腔内,如腹腔、胸腔、盆腔、关节腔等,由术者在内窥镜的监视下,通过手在病人体外操作器械,使器械伸入病人体腔内的工作端对腔内的病灶进行切除,或对器官进行修补、缝合等手术,术毕将内窥镜和器械取出,缝合体表的小孔即可完成整个手术。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来说,其最大优点在于创伤小,失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程度较轻,术后疤痕不明显等。但是目前微创手术还是不能够替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主要原因在于在微创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缺乏灵活性,在手术期间很难操作和使用。虽然多年来已经开发出各种用于微创手术的腔镜器械来克服上述缺点,例如,由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1220396363.8,为“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个自由度的微创手术器械,但是在该器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其手柄部分结构复杂、工艺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它的多个自由度的弯曲是通过四根控制丝来控制的,所以导致了外管空间必定增加,减少了医生了操作空间和器械所能使用的科室。再如,专利号为200880123636.8的专利申请公开 了一种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被锁定在预选定位置,在锁定时其头端旋转来完成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头端旋转来操控手术器械只能完成旋转轨迹范围内的手术操作,如果病灶的部位较大,则需要重新选定手术位置,这样操作繁琐,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痛楚。因此,开发一种外管较小的、全角度覆盖病灶区域的多自由手术器械既可以增加医生的操作空间和使用科室,又可提供很强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活动自由度的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的外径只有3mm,其远端工具可以通过旋转控制件的旋转和一根控制丝来实现360°全角度的操作,使医生可以方便地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手术操作,而且手术器械的外径比当前同领域可弯曲的手术器械小,医生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工具、外管、推杆、一根控制丝、弯曲控制件和手柄,所述远端工具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推杆被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推杆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工具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近端和所述手柄活动连接,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具有弯曲关节,所述控制丝的远端被固定在所述外管的远端,所述控制丝的近端与所述弯曲控制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外管的远端的弯曲角度,所述的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还包括旋转控制件,所述旋转控制件为中空的构件,其被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手柄之间,一端与所述外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控制件包括内螺纹锁定件和与所述内螺纹锁定件的远端固定连接的旋转控制旋钮,所述内螺纹锁定件与所述手柄螺纹连接。更优选的,在所述旋转控制旋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弯曲控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固定件、与所述固定件螺纹配合的弯曲控制旋钮和设置于所述弯曲控制旋钮的近端的盖子,所述控制丝的近端被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控制丝的远端被固定在外管的远端。更优选的,所述弯曲控制旋钮上设置有刻度,以便精确控制所述远端工具的弯曲角度。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控制件包括旋转控制旋钮和卡环,所述旋转控制旋钮通过所述卡环与所述手柄活动连接,所述弯曲控制件被设置在所述旋转控制旋钮的远端,所述的弯曲控制件包括弯曲控制旋钮和设置在所述弯曲控制旋钮内部的内杆,所述弯曲控制旋钮与所述内杆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弯曲控制旋钮使所述内杆前后移动,所述控制丝的近端与所述内杆的 远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丝的远端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手柄包括固定把手和活动把手,所述活动把手与所述固定把手通过销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把手上设置有槽孔,所述推杆的近端的形状与所述槽孔相匹配以便将所述推杆与所述活动把手活动连接。更优选的,所述推杆的近端为球形。优选的,在所述手柄的后端还设置有电极。优选的,所述弯曲关节被镂空为波纹状、平行线条状或不规则状,其中所述波纹状包括螺旋波纹、平行波纹或交错波纹,在所述弯曲关节的远端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控制丝的远端穿过所述小孔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远端工具为抓钳、分离钳、持针钳、剪刀、拉钩或电凝刀。更优选的,所述远端工具为剪刀,所述剪刀包括左半片和右半片,在所述左半片和右半片上都设有销孔和滑槽,所述销孔在所述剪刀的左半片和右半片上的位置相对称,所述剪刀的左半片和右半片通过所述销孔由销活动连接,所述滑槽被设置在所述剪刀的左半片和所述剪刀的右半片的近端,开口向远端延伸,并且延伸的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外管外包有绝缘层。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除了具备与传统微创手术器械相同的电切、夹持等功能外,本技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还具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弯曲控制结构只有一根控制丝,大大减少了外管内部的尺寸,把外管的外径缩小到3_,使该手术器械可以在更多的科室中使用。2、本技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弯曲控制件可以控制弯曲角度,并且本技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旋转控制件可以使远端工具360度旋转,所以远端工具可以360度覆盖患者病灶处,为手术提供方便。3、本技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弯曲控制件有刻度标示,可以精度的控制远端工具弯曲角度,给医生提供更精确的操作。4、本技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手柄结构简单,更便于医生操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结构的全剖视图。图3a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13是图3a所示的结构的全剖视图;图3c是图3a中的弯曲控制件和旋转控制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推杆和活动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弯曲控制件和旋转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弯曲控制件的A-A的剖视图。图6a是本技术的剪刀左片结构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的剪刀右片结构示意图。图7a和图7b是本技术的外管远端部分的弯曲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远端工具的开合示意图,其中图8a是打开状态;图8b是闭合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近端是指接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所述的远端是指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工具I、外管2、推杆6、一根控制丝31、弯曲控制件3和手柄5,所述远端工具I与所述外管2的远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推杆6被设置在所述外管2内,所述推杆6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工具、外管、推杆、一根控制丝、弯曲控制件和手柄,所述远端工具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推杆被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推杆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工具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近端和所述手柄活动连接,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具有弯曲关节,所述控制丝的远端被固定在所述外管的远端,所述控制丝的近端与所述弯曲控制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外管的远端的弯曲角度,所述的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还包括旋转控制件,所述旋转控制件为中空的构件,其被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手柄之间,一端与所述外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文,姜昊文,姚佳陈,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