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599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包括塞冠和塞颈,所述塞颈与所述塞冠的连接处设置凹槽,从所述塞冠的顶部设置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塞颈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取拔胶塞,减少硅油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血器用胶塞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采血器上的胶塞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作人员在取胶塞时特别容易滑手,而且由于有时候密封的太过于紧实,不容易拔出,费时费力,在运输胶塞时,大批量的胶塞集合在一起,胶塞和胶塞之间常常吸附在一起,增大了硅油的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采血器用胶塞,设计合理,便于工作人员取拔胶塞,操作方便,减少硅油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包括塞冠和塞颈,所述塞颈与所述塞冠的连接处设置凹槽,从所述塞冠的顶部设置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塞颈长度的二分之一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塞冠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半圆环形凸条且分别位于所述空心部的两侧,防止大量胶塞聚集在一起时相互吸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塞冠的外圆周面上设置一层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更加便于取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取拔胶塞,减少硅油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截面图;其中1-塞冠、2-塞颈、3-凹槽、4-空心部、5-半圆环形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包括塞冠I和塞颈2 ;所述塞冠I的外圆周面上设置一层防滑纹。所述塞颈2与所述塞冠I的连接处设置凹槽3,从所述塞冠I的顶部设置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部4,所述空心部4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塞颈2长度的二分之一处。在所述塞冠I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半圆环形凸条5且分别位于所述空心部4的两侧。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取拔胶塞,减少硅油的使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包括塞冠(I)和塞颈(2),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颈(2)与所述塞冠(I)的连接处设置凹槽(3),从所述塞冠(I)的顶部设置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部(4),所述空心部(4)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塞颈(2)长度的二分之一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塞冠(I)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半圆环形凸条(5)且分别位于所述空心部(4)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冠(I)的外圆周面上设置一 层防滑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包括塞冠和塞颈,所述塞颈与所述塞冠的连接处设置凹槽,从所述塞冠的顶部设置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塞颈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取拔胶塞,减少硅油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A61B5/153GK203089137SQ20122070974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恩波, 张吕义 申请人: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器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包括塞冠(1)和塞颈(2),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颈(2)与所述塞冠(1)的连接处设置凹槽(3),从所述塞冠(1)的顶部设置直径逐渐变小的空心部(4),所述空心部(4)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塞颈(2)长度的二分之一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波张吕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