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宝库专利>正文

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599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适用于畜禽血液采集和血清析出,由外管(1)和内杆(2)组成,外管内侧顶端有长方形棱(5),侧端有三棱锥侧棱(4),能够分离吸附到外管内侧壁血栓,易于血清析出,外管外侧有弯曲钩(6)和槽孔(7),不同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之间的弯曲钩(6)和槽孔(7)可相互咬合,便于批量操作,内杆前端有伞形突起(9)和麻面(10),可固定血栓凝块,避免血栓凝块脱落阻塞血清通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兽用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分离器械。技术背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对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逐年增高,与之相适应养殖业蓬勃发展起来。随着牧业饲养数量、规模的不断增加、扩大,饲养技术的发展,养殖模式也逐步由传统散养模式向现代化、规模化模式转化,这虽然增加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饲养密度的增大,也为疫病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给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也逐渐频繁,世界优良畜禽品种引进加快,在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各种新老疫病也传播进来,这也为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为有效预防动物疫病感染,控制疫病传播、扩散,杜绝疫病爆发,我国各级防疫部门建立了相应的防控机制,依法逐步增加动物疫病和免疫抗体的监控数量和监控频率,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但由于我国各种畜禽的饲养基数较大,每实施一次监测,少则几十份,多则几百份,特别是一些对人畜危害严重的疫病普查监测,样品数量非常庞大。而上述许多动物疫病和免疫抗体监测通常是通过检测血清来完成的,这就需要采集大量的动物血液,分离制作成血清样品。目前,我国动物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分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牛羊等动物的“飞针”采集,待血液从针头流出后,用试管或U形管接取,制成血液斜面,待析出血清后分离备用,如果血清不能自然析出,血凝块吸附于管壁上,就要通过剥离、离心取得。另一种是应用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再注入到试管或U形管中,之后同第一种方法一样加以分离。而且动物的血液采集多在外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同气温对血清的析出影响较大,在低温条件下,血液极易溶血,血清不易析出;不同动物品种,血清析出也有差异,有 些动物的血清不易析出,也要通过剥离、离心采取。这些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的方法,不但操作步骤较多,制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如果待检动物携带疫病,极易污染环境,传播疫病。因此寻求一种简易、方便、安全的设备成为了广大养殖场(户)、临床兽医、防疫、检测和监察队伍的祈盼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它能将血液采集和血清分离集合到一个器械中,做到血液采集、血栓剥离和血清析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时间,降低了疫病传播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由外管和内杆组成,内杆装在外管内。外管的外形是圆柱形长管,外侧前端中部有套针头用的中空短管,一侧有弯曲钩,另一侧有与弯钩配套的槽孔,外管的内侧壁靠近顶部三分之一部分,有3-5条突起的三棱锥侧棱,顶端有同样数量的突起长方形棱;内杆前端呈圆形,制成麻面,与外管形成可移动密封空间,内杆前端中部突起,形成伞形结构,内杆体呈丁字结构,帽部表面制成麻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外管前端设计有弯曲钩和槽孔,通过弯钩和槽孔可使大量该种器械相互咬合在一起,或挂到其它物体上,使器械呈相同竖直向上方向,且针头部在上。2、本技术的外管内侧壁前端三分之一设计有三棱锥侧棱,前宽后窄,当向内推动内杆时,起到分离吸附到外管内壁的凝固血栓作用,三棱锥侧棱的作用还在于向外拉动内杆时,由于弹性的作用,弹回血栓。3、本技术的外管内侧顶壁设计有长方形棱,防止推动内管采集血清时,血栓脱落阻塞中空短管,无法推出血清。4、本技术内杆前端设计成麻面,起到吸附血栓的作用,使血栓与内杆前端麻面结合不易分离。5本技术内杆前端呈伞形突起,当血液凝固后,与血栓结合到一起固定血栓,向外拉动内杆时,血栓与内杆一起退到外管底部。6、本技术内杆体,设计成丁字结构,帽部表面制成麻面,方便采样后记号,防止样品串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管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管横断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内杆示意图;图中:(1)外管;(2)内杆;(3)中空短管;(4).三棱锥侧棱;(5)长方形顶棱;(6)弯曲钩;(7)槽孔;(8)内杆体丁字帽部麻面;(9)内杆伞形突起;(10)内杆前端麻面;(11)内杆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 至图5所示是本技术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由外管(I)和内杆(2)组成,外管(I)和内杆(2)套装密封在一起,外管外侧前端中部有套针头用的中空短管(3),内侧顶端有长方形棱(5),内侧前端设有三棱锥侧棱(4),内杆(2)可推到侧棱(4)边缘,外管外侧前端设有弯曲钩(6)和槽孔(7);内杆前端设有伞形突起(9)和内杆前端麻面(10),内杆体设有丁字帽部麻面(8),内杆后端设有内杆手柄(11)。本技术可用于畜禽血液采集和血清析出,操作者首先将内杆(2)推到外管侧棱(4)边缘,把适宜的针头安放到前端中空短管(3)处,针头进入动物血管后,向外轻拉内杆(2),血液缓缓进入外管内,待采集到需要量后,在帽部麻面(8)处记录标记,用弯钩(6)把器械挂到一直立稳固的薄片立面处(如足够大的纸盒箱侧壁),其它管采完后,可用弯钩(6)把器械挂到前一管的槽孔(7)中或稳固的薄片立面处,带血液凝固后,取下器械,轻推内杆(2),使凝固的血栓经过侧棱(4),于是与外管壁相吸附的血栓就与外管壁分离开来,再拉回内杆(2),此时血栓在内杆伞形突起(9)、内杆前端麻面(10)和外管内侧壁侧棱(4)的协同作用下,和内杆(2) —起回到外管底部。放置2小时后,即可析出清亮的血清,再轻推内杆(2),血清即通过外管内侧顶壁部长方形棱(5)的间隙流入U型管或其他器皿中,完成了血液采集和血清分离工作。以上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 想到的一些雷同、代替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其特征在于:由外管⑴和内杆⑵构成,内杆(2)装在外管(I)内,套装密封在一起。外管内侧顶端有长方形棱(5),侧端有三棱锥侧棱(4),外管外侧前端中部有套针头用的中空短管(3),一侧有弯曲钩¢),另一侧有槽孔(7),内杆前端有伞形突起(9)和麻面(10),内杆体呈丁字结构,帽部有麻面(8),内杆后端有手柄(11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适用于畜禽血液采集和血清析出,由外管(1)和内杆(2)组成,外管内侧顶端有长方形棱(5),侧端有三棱锥侧棱(4),能够分离吸附到外管内侧壁血栓,易于血清析出,外管外侧有弯曲钩(6)和槽孔(7),不同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之间的弯曲钩(6)和槽孔(7)可相互咬合,便于批量操作,内杆前端有伞形突起(9)和麻面(10),可固定血栓凝块,避免血栓凝块脱落阻塞血清通道。文档编号A61B5/153GK203089134SQ2012205461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物血液采集血清析出器械,其特征在于:由外管(1)和内杆(2)构成,内杆(2)装在外管(1)内,套装密封在一起。外管内侧顶端有长方形棱(5),侧端有三棱锥侧棱(4),外管外侧前端中部有套针头用的中空短管(3),一侧有弯曲钩(6),另一侧有槽孔(7),内杆前端有伞形突起(9)和麻面(10),内杆体呈丁字结构,帽部有麻面(8),内杆后端有手柄(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宝库
申请(专利权)人:翟宝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