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549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包括依次叠加的隔热层、主体层、以及包覆层,其中,所述隔热层的顶面与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形成封闭腔室,所述主体层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主体层主要由填充在所述封闭腔室内渗有相变材料颗粒的凝胶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体层采用了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凝胶垫成型效果好,无颗粒感,对人体亲和力好,不需要厚的包材,具有调温作用,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在人体舒适的温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调温作用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舒适的功能性材料逐渐在民用家纺市场开始应用,相变材料具有高的潜热值,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发生相态变化而起到恒温功效,公开号为CN1221014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凉垫的无机相变材料,该材料在合理的温度发生相变而保持恒温,人体接触后有较长时间的凉爽感,但无机相变材料容易结块,舒适感不佳。另一种是凝胶垫,凝胶垫具有一定的保冷保热效果和柔软度。公告号为CN20124385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水凝胶垫,具有不会泄露、外观美观等特点。水凝胶主要依靠高热容的水吸收人体热量,缺点是无法在某个窄温度区间内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公开号为CN10145585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含相变微胶囊的水凝胶,具有一定的调温作用,但该水凝胶无法定型,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包括依次叠加的隔热层、主体层、以及包覆层,其中,所述隔热层的顶面与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形成封闭腔室,所述主体层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主体层主要由填充在所述封闭腔室内的复合相变凝胶材料构成。所述复合相变凝胶材料为渗有相变材料颗粒的凝胶。优选地,所述包覆层由面料复合薄膜构成,所述面料构成所述包覆层的顶面,所述薄膜构成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并直接接触所述主体层。优选地,所述面料为棉布、化纤布、棉纤与化纤的混纺布、或者皮革。优选地,所述薄膜为TPU材料,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2毫米或0.3毫米。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颗粒为粉末状的相变微胶囊、或者多孔基体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优选地,所述凝胶是有粘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以粉末状颗粒形态均匀分散在所述凝胶中。优选地,所述主体层的厚度在0.6毫米到6毫米之间。优选地,所述包覆层的顶面延伸出凸起部或者凹陷部,其中,所述凸起部为半圆球、方形、或者条形,所述凹陷部为半圆球、方形、或者条形。优选地,所述隔热层是由阻热材料与网格布复合而成。优选地,所述阻热材料为自由酚醛泡沫、聚氨酯泡沫、玻璃棉、或者高硅棉。优选地,所述包覆层的边缘与所述隔热层的边缘之间缝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兼具力学强度和恒温效果,即提供一种既有良好弹性和拉伸性又有调温作用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以使得凝胶垫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在人体舒适的温度。2.本技术中的凝胶尺寸稳定性强,断裂伸长率大,弹性好,又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3.隔热层是阻热材料与网格布复合而成,能阻止热量从背面散失。4.主体层采用了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凝胶垫成型效果好,无颗粒感,对人体亲和力强,不需要厚的包材,具有调温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为包覆层,2为主体层,3为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叠加的隔热层3、主体层2、以及包覆层1,其中,所述隔热层3的顶面与所述包覆层I的底面形成封闭腔室,所述主体层2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主体层2主要由填充在所述封闭腔室内渗有相变材料颗粒的凝胶构成。所述包覆层I的边缘与所述隔热层3的边缘之间缝合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所述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的保护范围理解为包含各种垫体,例如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床垫、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坐垫、或者含相变材料的凝胶靠垫等等。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包覆层的顶面延伸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形状为半圆球;而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所述凸起部的形状可以变化为方形或者条形;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凸起部可以变化为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形状额可以是半圆球、方形、或者条形。更为具体地,所述包覆层I由面料复合薄膜构成,所述面料构成所述包覆层的顶面,直接接触被保温物体;所述薄膜构成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并直接接触所述主体层。其中,所述面料可以是棉布、化纤布、棉纤与化纤的混纺布、或者皮革,所述薄膜为TPU材料。所述隔热层3是由阻热材料与网格布复合而成,其中,所述阻热材料为自由酚醛泡沫、聚氨酯泡沫、玻璃棉、或者高硅棉。隔热层硬度大于凝胶,能起到底部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相变材料颗粒为粉末状的相变微胶囊或者多孔基体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所述凝胶是有粘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以粉末状颗粒形态均匀分散在所述凝胶中,相变材料与聚氨酯凝胶的质量比为1:5至1:20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体层的厚度在0.6毫米到6毫米之间,所述主体层的弹性能吸收纵向力并提供缓冲作用,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2毫米或0.3毫米。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隔热层、主体层、以及包覆层,其中,所述隔热层的顶面与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形成封闭腔室,所述主体层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主体层主要由填充在所述封闭腔室内的复合相变凝胶材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由面料复合薄膜构成,所述面料构成所述包覆层的顶面,所述薄膜构成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并直接接触所述主体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料为棉布、化纤布、棉纤与化纤的混纺布、或者皮革;和/或 -所述薄膜为TPU材料,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2毫米或0.3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变材料颗粒为粉末状的相变微胶囊、或者多孔基体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和/或 -所述凝胶是有粘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的厚度在0.6晕米到6晕米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顶面延伸出凸起部或者凹陷部,其中,所述凸起部为半圆球、方形、或者条形,所述凹陷部为半圆球、方形、或者条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是由阻热材料与网格布复合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材料为自由酚醛泡沫、聚氨酯泡沫、玻璃棉、或者高硅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边缘与所述隔热层的边缘之间缝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相变材料的凝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隔热层、主体层、以及包覆层,其中,所述隔热层的顶面与所述包覆层的底面形成封闭腔室,所述主体层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主体层主要由填充在所述封闭腔室内的复合相变凝胶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涛居易杜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