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通过烘干过程中的高温杀除谷物中的虫子同时还能去除谷物中的湿气的谷物冷却烘干机,它包括机壳和电源,机壳上设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机壳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室、第二换热器室和主要由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气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的循环回路;第一换热器安装在第一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室内还安装有第一送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室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内的第一送风机;第二换热器安装在第二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室内还安装有第二送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用于将第二换热器室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外的第二送风机;电源与各用电部件电线连接,控制器与各电控部件电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谷物冷却烘干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谷物存储过程中需要适当的低温环境,以使谷物处于休眠状态,不至于发芽,同时也可以降低谷物本身的呼吸作用,防止谷物自身能量消耗过多。所述的低温一般是维持在10摄氏度左右。基于上述原因在大型仓库或是专门的谷物储备基地均需要配备谷物冷却机。所述的冷却机的作用是对谷物堆进行降温,使谷物堆的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现有技术中的谷物冷却机,只具有冷却功能。在实际使用时,虽然可以控制谷物堆的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但是在这个温度下,谷物堆中的虫子还是可以存活并且活动能力不受影响,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谷物冷却机在使用时,不能杀除谷物堆中的虫子,虫子会破坏谷物。还有就是现有技术中的谷物冷却机不具备烘干功能,不能去除谷物堆中的湿气,谷物堆容易受潮变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谷物冷却机存在不能杀除谷物中的虫子和不能去除谷物中的湿气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过烘干过程中的高温杀除谷物中的虫子同时还能去除谷物中的湿气的谷物冷却烘干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谷物冷却烘干机,它包括机壳和电源,机壳上设有控制器;机壳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室、第二换热器室和至少一个工作单元,所述的工作单元主要由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气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依次连 接成循环回路;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安装在第一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室内还安装有第一送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室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内的第一送风机;所述的第二换热器安装在第二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室内还安装有第二送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用于将第二换热器室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外的第二送风机;所述的电源与各用电部件电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各电控部件电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压缩机、第二送风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部件和四通阀的组合,再结合控制器的控制。所述的谷物冷却烘干机具有降温和烘干杀虫两种功能,当需要对谷物堆进行降温时,机组以制冷模式运行,通过冷媒的循环作用,使第一换热器将第一换热器室中的空气的热量吸收使空气降温,并由第一送风机将降温后的空气从第一送风口送入谷物堆中,该过程当中仓库中的室温空气会从第一回风口不断进入第一换热器室,由换热器经换热降温后通过配套的风管送入谷物堆中,该过程中第二换热器室中的运行模式与第一换热器室中的模式相同,只是第二换热器此时经配套的风管向仓库外输送加热了的空气。当需要对谷物堆进行烘干杀虫时,机组以制热模式运行,通过冷媒的循环作用,使第一换热器向第一换热器室中的空气的释放使空气升温,并由第一送风机将升温后的空气从第一送风口送入谷物堆中,该过程当中仓库中的室温空气会从第一回风口不断进入第一换热器室,由换热器经换热升温后通过配套的风管送入谷物堆中,该过程中第二换热器室中的运行模式与第一换热器室中的模式相同,只是第二换热器此时经配套的风管向仓库外输送降温了的空气,当温度控制在50度左右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可在不损伤谷物的情况下杀灭谷物中的虫子,而这个温度又刚好可以使谷物中的水分有效的蒸发出来,能除去谷物的湿气,防止谷物受潮变质。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壳内设有两个工作单元。两个工作单元工作效率更高,能很好的应对大型谷物堆。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换热器上安装有除霜装置,所述的除霜装置与电源电线连接,所述的除霜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该结构能有效解决在冬天使用烘干杀虫功能,第二换热器向室外排除冷风时产生的结霜现象,以保障整个机器在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作为改进,所述的机壳的底部设有用于使机壳自由移动的滚轮。滚轮结构使得机器移动更为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谷物冷却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谷物冷却烘干机的系统原理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谷物冷却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背 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不:1、机壳,2、第一送风口,3、第二送风口,4、第一气液分离器,5、第一压缩机,6、滚轮,7、第一送风机,8、第一换热器,9、第一回风口,10、第二换热器,11、除霜装置,12、第三换热器,13、第二气液分离器,14、第二压缩机,15、干燥过滤器,16、节流部件,17、第二换热器室,18、四通阀,19、第一换热器室,20、控制器,21、第二回风口,22、第二送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到附图4, 一种谷物冷却烘干机,它包括机壳I和电源,机壳I上设有控制器20 ;机壳I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室19、第二换热器室17和一个工作单兀,所述的工作单元包括第一压缩机5、第一换热器8、第二换热器10、节流部件16和四通阀18 ;所述的第一换热器8安装在第一换热器室19内,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室19内还安装有第一送风口 2、第一回风口 9和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室19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内的第一送风机7 ;所述的第二换热器10安装在第二换热器室17内,所述的第二换热器室17内还安装有第二送风口 3、第二回风口 21和用于将第二换热器室17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外的第二送风机22 ;所述的第一压缩机5、四通阀18、第一换热器8、节流部件16、第二换热器10、第一气液分离器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各用电部件电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20与所述的各部件中的电控部件电连接。所述的第二换热器10上安装有除霜装置11,所述的除霜装置11与电源电线连接,所述的除霜装置11与控制器20电连接。所述的机壳I的底部设有用于使机壳自由移动的滚轮6。所述的滚轮最好是采用带有锁定功能的万向轮,一般在四个角上各设一个即可,为了移动机壳时更加方便,还可以在机壳上设置把手。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室19和第二换热器室17是指一个相对密闭的腔室,其意义在于送风机工作时,腔室内会产生负压,从而驱使空气沿回风口向送风口流动。所述的节流部件16—般采用膨胀阀,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整个机器的性能最佳化,所述的节流部件16与第二换热器10之间还串接有干燥过滤器15。所述的冷媒循环回路上还串接有第一气液分离器4。具体的连接关系如下:第一压缩机5的出口端与四通阀18上的第一接口相连,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与第一换热器8的进口端相连,第一换热器8的出口端与节流部件16的进口端相连,节流部件16的出口端通过干燥过滤器15后与第二换热器10的进口端相连,第二换热器10的出口端与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相连,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4的进口端相连,第一气液分离器4的出口端与第一压缩机5的进口端相连,至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的各部件之间的相连均通过铜管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中设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为单片机或性能在其之上的其它处理器,如PLC、ARM处理器、工控机等。所述的第一送风机一般采用离心式送风机;所述的第二送风机一般采用轴流式送风机。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20的控制是需要一些传感器来配合的,特别是在制冷与制热时需要温度传感器来传输实时的温度值,而现有技术中换热器上很多都带有相关的传感器,包括除霜装置上也多设有温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谷物冷却烘干机,它包括机壳(1)和电源,机壳(1)上设有控制器(20);其特征在于:机壳(1)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室(19)、第二换热器室(17)和至少一个工作单元,所述的工作单元主要由第一压缩机(5)、四通阀(18)、第一换热器(8)、节流部件(16)、第二换热器(10)和第一气液分离器(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所述的第一换热器(8)安装在第一换热器室(19)内,第一换热器室(19)内还安装有第一送风口(2)、第一回风口(9)和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室(19)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内的第一送风机(7);所述的第二换热器(10)安装在第二换热器室(17)内,第二换热器室(17)内还安装有第二送风口(3)、第二回风口(21)和用于将第二换热器室(17)内的空气排向烘房外的第二送风机(22);所述的电源与各用电部件电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20)与各电控部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景,祝富华,姜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