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诱捕器,特别是涉及地下害虫的诱捕器
技术介绍
地下害虫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类重要的农林害虫,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防治难度大,对我国及世界的农林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土壤的方法防治地下害虫,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防控地下害虫技术体系。多数土栖昆虫成虫一般晚上出来活动、交配、产卵,利用这个习性,很多农户用挖土坑设陷阱的方法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治,但该方法存在害虫爬出逃逸、落入土坑后仍产卵入土、清除虫体困难等方面的不足,使诱集工作操作困难、诱集效率低、防治效果差。目前市场上有些诱捕器仅为一个圆桶结构,无挡雨的装置;有些在诱捕器上开几个进虫孔,但诱捕器和土坑间有一定的间隙,使昆虫不能顺利爬入诱捕器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诱集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的地下害虫诱捕器,而且生产成本低、拆卸方便,易于运输。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地下害虫诱捕器,主要由桶体、爬行板、支撑板、顶罩、诱芯柄组成。I)各部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由桶体、爬行板、支撑板、顶罩、诱芯柄组成;1)各部件的结构:所述桶体为上宽下窄的四方体,四壁为内凹的弧面,在左右相对应的两弧面中间上部分别设有开口,其形状大小与支撑板横截面相当;桶体四壁上部分别延伸出一片爬行板,其形状为长方形板块;桶体底部设置漏水孔;所述顶罩为拱形板,长宽分别大于桶体上端的长宽,顶罩中心设有孔,顶罩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其形状大小与桶体两弧面中间上部开口相同;所述支撑板为两块相同两端有折痕的直形板;所述诱芯柄是顶端为扁平帽状、下端有孔的圆柱体;诱芯柄下端圆柱体的直径比顶罩中心孔的直径略小,诱芯柄顶端的扁平帽状的直径比顶罩中心孔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浩,韦德卫,曾宪儒,龙秀珍,曾涛,王助引,陈润忠,陈星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