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380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在每个竖直支臂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侧轴板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割跟圆盘相连;两个侧轴板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将两个侧轴板连接固定,小端支架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在螺旋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螺旋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螺旋滚筒通过大端支架与机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秸秆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等特点,减小了农作物秸秆收获劳动压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壤结构,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农作物秸杆的拔收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农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农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进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收获机械也取得了极大地进步,特别是小麦收获机械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各种联合收获机械生产、销售、跨区作业的火爆局面。玉米收获机械也已研发出多种机型,并逐渐走向成熟。但在收获机械行业中,收获高杆作物的机械几乎没有能把作物的秸杆和根一块收获的,目前的收获机械在收获作物时一般把作物的茎杆直接或粉碎之后撒在田里,把作物的残茬和根留在了土壤里,因此还需要相关的耕作机械下地整地耕作,这不但对农民是一种负担,对土壤也是极其不利的。多次耕作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浪费,这对土壤实行免耕少耕的耕作制度来说是不合理的。对于作物秸杆的拔收机械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的秸杆拔收机械,通过该机构可以实现将农作物的根茎从土壤中拔出而又减少对土壤结构以及土壤肥力的损害,服务于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在每个竖直支臂的底部对称连 接有一个侧轴板,侧轴板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割跟圆盘相连;两个侧轴板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将两个侧轴板连接固定,小端支架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在螺旋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螺旋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螺旋滚筒通过大端支架与机架相连。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所述的割跟圆盘与水平面夹角为60°。所述的螺旋滚筒与水平面呈30°夹角。所述的导向器为锥形。割跟圆盘的圆盘凹面周围均匀分布的直刀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其他技术优点:(I)结构简单,该机构属于纯机械操作,结构简明,组装方便。(2)维修方便,成本低。(3)割跟圆盘深入地下,该机构可以调节圆盘的入土深度从而达到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浅耕或者中耕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割跟圆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旋输送机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表不1、竖直支臂,2、侧轴板,3、小端支架,4、轴承,5、割跟圆盘,6、导向器,7、螺旋滚筒,8、机架,9、同步齿轮,10、传动带轮,11、大端支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8,机架8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1,在每个竖直支臂I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2,侧轴板2的端部通过轴承4与割跟圆盘5相连;两个侧轴板2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3将两个侧轴板2连接固定,小端支架3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7,在螺旋滚筒7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6,螺旋滚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9,同步齿轮9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10,螺旋滚筒7通过大端支架11与机架8相连。本技术中,其中竖直支臂1、侧轴板2、轴承4,割跟圆盘5和机架8构成拔根器结构,其中两个割跟圆盘5对称放置,割跟圆盘5的端面与地面有60度夹角,割跟圆盘5套接在轴承座筒上,并用螺钉固定。轴承4安放在轴承座筒中间,和侧轴板2配合,在轴承座筒两端都有轴承端盖用来固定轴承4位置。侧轴板2在割跟圆盘5的外侧,侧轴板2是有一段相应长度的轴和一段向后上方倾斜30°角的侧轴板2焊接而成。侧轴板2的自由端(没和轴焊接的一端)用螺栓连接在竖直支臂I上,竖直支臂I另一端与机架用螺栓连接·,在竖直支臂I与机架连接的一端有若干个螺栓孔,可以调节割跟圆盘5的入土深度。机架8为一段槽钢,固定在动力机械(如拖拉机)上,以实现机构和拖拉机的连接,使整个机构靠拖拉机推动或牵引向前运动。本技术的构件小端支架3,导向器6,螺旋滚筒7,同步齿轮9,传动带轮10,大端支架11构件构成了秸杆夹送器。整个结构对称设置。螺旋辊筒7与水平面呈30°夹角。在大端支架11后上方,小端支架3在前下方都焊接着阶梯轴。大端支架11的阶梯轴先分别和轴承4配合,然后分别与同步齿轮9相互配合。轴承4固定在轴承座中,大端支架11 一端焊接或用螺栓将整个拔根器与机架9相连。大端支架11的另一端通过阶梯轴与传动带轮10相连。小端支架3通过阶梯轴与轴承4配合,轴承4安放在小端支架3 —端的轴承座中,小端支架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与拔根器的侧轴板2相连。在小端支架3的前端面固定有两个锥形的导向器6。参见图2。割跟圆盘5的功能是将作物的主根在土壤中切断并向后抛起。该结构中,将两个圆盘对称放置,在其下端只有几毫米的间隙,在向前直线运动和绕自身旋转轴的合运动下将作物的主根切断。与此同时,圆盘凹面周围均匀分布的直刀片可以把主根两边的细根以及须根切断。在工作之中,两个圆盘可以达到一定的犁耕土壤的作用。参见图3,为本技术螺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两个螺旋滚筒尺寸相同,两个螺旋滚筒7上面有2-3道螺旋凸台,不同滚筒上的凸台旋向相反,滚筒前端的导向圆锥机构确保秸杆被送入两个滚筒之间,两个滚筒小端在前,大端在后并成30度角斜向上,这样在旋转时就可以将秸杆向后方输送。在滚筒的末端有两个相同大小的啮合直齿轮,确保两个滚筒的转速相同,其中一个齿轮连接传动带轮,为机构提供动力。大端支架11和小端支架3分别与机架 8和侧轴板2连接,整个机构结构紧凑。权利要求1.一种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8),其特征在于:机架(8)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I ),在每个竖直支臂(I)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2),侧轴板(2)的端部通过轴承(4)与割跟圆盘(5)相连;两个侧轴板(2)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3)将两个侧轴板(2)连接固定,小端支架(3)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7),在螺旋滚筒(7)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6),螺旋滚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9),同步齿轮(9)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10 ),螺旋滚筒(7 )通过大端支架(11)与机架(8 )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割跟圆盘(5)与水平面夹角为6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滚筒(7)与水平面30°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器(6)为锥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割跟圆盘(5)的圆盘凹面周围均匀分布的直刀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拔收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滚筒(7)的上面有2-3道螺 旋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在每个竖直支臂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侧轴板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割跟圆盘相连;两个侧轴板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将两个侧轴板连接固定,小端支架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在螺旋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螺旋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螺旋滚筒通过大端支架与机架相连。本技术具有秸秆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等特点,减小了农作物秸秆收获劳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物秸秆拔收机械,包括机架(8),其特征在于:机架(8)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支臂(1),在每个竖直支臂(1)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一个侧轴板(2),侧轴板(2)的端部通过轴承(4)与割跟圆盘(5)相连;两个侧轴板(2)的外侧通过小端支架(3)将两个侧轴板(2)连接固定,小端支架(3)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滚筒(7),在螺旋滚筒(7)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器(6),螺旋滚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同步齿轮(9),同步齿轮(9)的顶部设置有传动带轮(10),螺旋滚筒(7)通过大端支架(11)与机架(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安占飞李伟光姚宾于继翔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