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磁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342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16
交流电磁铁构造具有:圆盘状的可动部件,其可以在轴方向上移动;铁心轭,其与所述可动部件隔着主间隙在轴方向上相邻;环状的第1励磁线圈,其埋设在所述铁心轭中;环状的第2励磁线圈,其在所述第1励磁线圈的外侧,埋设在所述铁心轭中;以及环状的屏蔽线圈,其在所述第2励磁线圈的外侧,埋设在所述铁心轭中,所述屏蔽线圈与所述第2励磁线圈的外周相邻接,而且配置在面向所述主间隙的位置,向所述第1励磁线圈以及所述第2励磁线圈分别输入交流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电磁铁构造
技术介绍
当前,在同心形状的电磁铁构造中,向励磁线圈输入直流电力而使用。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下述技术,即,在不进行驱动时对转子实施制动的带制动器的电动机中,将固定在轭部上的线圈形成为电流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的内外2重线圈。由此,根据专利文献1,在电动机旋转驱动时,传递到旋转轴内部的磁通减少,可以大幅地降低磁场对制动器外部的影响。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 - 740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带制动器的电动机中,可以想到内外2重线圈作为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形状的电磁铁而起作用。这样的同心形状的电磁铁,只对应于直流电力输入,而不能对应在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交流电力。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另外准备直流电源,容易使电磁铁的利用成本增加。假设,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电磁铁中,如果没有使用直流电力,而是将交流电力输入至内外2重线圈的各励磁绕组中,则电磁力在零到峰值之间大幅地变动,在电磁力成为零的瞬间,由于弹簧的预紧力,电枢被推压至固定板上。由此,虽然电动机正在进行驱动,但对转子实施了制动,因此,存在不利于实际使用的倾向。即,对于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友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