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8330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03
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形成路径,并且在保持最新数据的同时在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具有复制功能的多个卷。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以及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其中,该第二存储装置将多个转移源卷虚拟化为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其提供给主机计算机;并且如果第二存储装置接收到针对每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则经由每个转移目的地卷将数据反映在每个转移源卷中,并且主机计算机取消通往每个转移源卷的路径,并且登记通往每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路径;并且如果第二存储装置接收到写入请求,则将写入数据写入到每个转移目的地卷和每个转移源卷,并且转移复制处理控制信息和数据,直至转移处理终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在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转移中使用的。
技术介绍
一种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可能配置是聚集要被视作一个系统的多个存储装置的配置。在这样的系统配置的可能示例中,存在一种可能的示例,在该示例中,随着存储装置的数目的增加,出于在存储装置之间的负载均衡的目的,特定存储装置的卷(volume)可能被转移到另一存储装置。关于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期望能够在不停止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转移卷。如果对转移源存储装置处的转移源卷应用复制功能,则期望该复制功能处理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处也应当继续。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在不停止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在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使得在转移源存储装置处执行的复制功能处理在转移目的地存 储装置处继续。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Kokai)公开 N0.2007-1152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关于专利文献I的方法,在主机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中的替代路径程序将从主机计算机接收的输入/输出请求的接收方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当执行这样的转移时,替代路径程序执行特殊控制以在不通过向转移源存储装置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同时发出输入/输出请求的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以便保持数据的完整性。然而,如果由于原始使用的替代路径程序具有标准类型而导致无法执行上述特殊控制,则有必要替换该替代路径程序。当这样做时,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需要被停止。而且,专利文献I的方法在主机计算机将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之后无法保持转移源卷的数据是最新的。因此,如果在转移期间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中发生了故障,则转移源存储装置的数据无法用于从该故障中恢复。鉴于上述问题设计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能够: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形成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的路径;以及在保持卷的数据是最新的同时,将作为本地复制的目标的多个卷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机计算机、以及经由网络与主机计算机连接的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其中,第一存储装置控制在构成复制处理目标的多个转移源卷之间的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该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控制单元将多个转移源卷虚拟化为属于第二存储装置的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它们提供给主机计算机;并且如果第二存储装置从主机计算机接收到对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则第二存储装置控制经由多个转移目的地卷输入到多个虚拟化的转移源卷以及经由多个转移目的地卷从多个虚拟化的转移源卷输出的数据;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存储装置向主机计算机提供多个虚拟化的转移目的地卷,则主机计算机将通往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路径登记为通往多个转移源卷的替代路径,取消对通往多个转移源卷的路径的登记,并且基于所登记的路径将输入/输出请求的接收方从第一存储装置改变为第二存储装置;并且其中,如果第二存储装置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作为对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的写入请求,则在第二存储装置执行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和多个转移源卷的处理,直至用于转移转移目标卷的转移处理终止的情况下,第二存储装置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作为用于转移转移目标卷的转移处理,该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将由第一存储装置存储的用于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转移到第二存储装置,该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各个转移源卷中的数据转移到各个转移目的地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形成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的路径,并且可以在保持这些卷的数据是最新的同时,将作为本地复制的目标的多个卷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 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在转移源存储装置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中的存储区域的层级结构的配置图。图3是在原理上示出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4是在原理上示出逻辑单元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5是在原理上示出逻辑设备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6是在原理上示出虚拟设备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7是在原理上示出高速缓存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8是在原理上示出本地复制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9是在原理上示出用于主机计算机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10是在原理上示出用于管理计算机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图11是在原理上示图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处理的示意图。图12是在原理上示出本地复制转移处理的示意图。图13是在原理上示出数据转移处理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用于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用于转移源卷虚拟化开始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用于读取/写入高速缓存关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7是示出用于替代路径登记和登记取消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用于读取高速缓存开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9是用于复制处理转移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0是示出用于数据转移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1是用于写入高速缓存开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2是用于转移源卷虚拟化终止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3是示出用于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进行的读取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4是示出用于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进行的写入取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5是在原理上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图2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的存储器和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图。图2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远程复制管理表的数据结构图。图30是在原理上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的示意图。图3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1-1)该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计算机系统I包括主机计算机2、管理计算机3、两个存储装置4A、4B以及诸如SAN(存储区域网络)的网络5和LAN(局域网)6。主机计算机2经由SAN 5连接到各个存储装置4A、4B,并且管理计算机3经由LAN 6连接到主机计算机2和各个存储装置4A、4B。主机计算机2包括CPU 10、存储器11、存储设备2、接口控制单元13以及多个端口 14。CPU 10是用于控制整个主机计算机2的操作的处理器,将存储在存储设备12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存储器11并且执行该各种程序,并且发出输入/输出请求(存取请求),包括读取请求或写入请求。存储器11用于存储由CPU 10从存储设备12读取的各种程序,并且还用作用于CPU 10的工作存储器。存储设备12由例如HDD (硬盘驱动)或SSD (固态驱动)组成,并且用于存储和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秀雄江口贤哲山本政行山本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