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312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进一步提高具有槽状的滚珠返回路径(滚珠循环槽)的滚珠丝杠的耐久性、滚珠循环性能以及加工性能。滚珠丝杠具有:丝杠轴(201),其在外周面具有螺旋槽(201a);螺母(202),其在内周面具有与螺旋槽(201a)对置的螺旋槽(202a);多个滚珠(203),它们滚动自如地装填在由两个螺旋槽(201a、202a)形成的螺旋状的轨道内;以及滚珠循环槽(241),其使滚珠(203)从轨道的终点回到起点进行循环。进而,由滚珠循环槽(241)的两侧面(241b、241b)和与各侧面(241b)连续且在轴向上延伸的面(242)形成的角部(241c)被倒圆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槽状的滚珠返回路径(滚珠循环槽)的滚珠丝杠
技术介绍
滚珠丝杠具有:丝杠轴,其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螺纹槽(以下有时也记为螺旋槽);螺母,其在内周面具有与丝杠轴的螺纹槽对置的螺纹槽;多个滚珠,它们滚动自如地装填在由两个螺纹槽形成的螺旋状的滚珠滚动路径(以下有时也记为轨道)内;以及滚珠返回路径(以下有时也记为滚珠循环槽或者滚珠循环路径),其使所述滚珠从滚珠滚动路径的终点回到起点进行循环。进而,当经由滚珠使与丝杠轴螺合的螺母和丝杠轴相对旋转运动时,经由滚珠的滚动而使丝杠轴和螺母在轴向上相对移动。这样的滚珠丝杠不仅用于一般的产业用机械的定位装置等,而且也用于搭载在汽车、两轮车、船舶等的交通工具上的电动致动器。使用滚珠返回路径的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循环导管方式和盖板方式等,在盖板方式的情况下,将形成有构成滚珠返回路径 的凹部(槽状的滚珠返回路径)的盖板嵌入到螺母的贯通孔内。与此相对,若在螺母的内周面直接形成槽状的滚珠返回路径(大多称为“滚珠循环槽”),则能够减少组装的工夫和成本,并且也可期待滚珠循环的可靠性的提高。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技术:作为在螺母的内周面直接形成有滚珠循环槽的滚珠丝杠的制造方法,通过塑性加工在螺母坯料的内周面直接形成循环槽(滚珠循环槽)之后,对内螺纹槽(滚珠滚动槽)进行切削加工。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螺母的轴向一端部,与螺母一体设置同轴的圆环状的滚珠循环部,在该滚珠循环部设置滚珠循环槽。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将与循环槽(滚珠循环槽)的滚珠行进方向正交的、具有槽底和一对侧面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侧面朝向远离槽底的方向扩展的形状。记载为,由此能够将循环槽和滚珠的间隙设定得小,能够抑制滚珠的蛇行以及循环槽与丝杠轴之间的阶梯,因而能够抑制异常噪音和振动,确保顺畅的动作。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丝杠轴设置滚珠循环槽,并使滚珠循环槽的整体成为在径向上平稳起伏的形状,且使与丝杠轴的螺纹槽的连接部分成为不出现极端尖锐的边缘的形状。由此,滚珠能够在丝杠轴的螺纹槽和滚珠循环槽之间顺畅出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8 - 281063A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4 - 108538A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8 - 267523A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3 - 166616A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7 - 146874A专利文献6: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8 - 281064A专利文献7: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0 - 297854A专利文献8: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3 - 183735A专利文献9: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6 - 90437A专利文献10: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7 - 92968A专利文献11: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10 - 138951A专利文献12:日本特许公开公报1999 — 210859A专利文献13: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5 — 299754A专利文献14: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4 — 3631A 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 4记载的方法中,在提高具有槽状的滚珠返回路径(滚珠循环槽)的滚珠丝杠的耐久性、滚珠循环性能、以及加工性能方面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进一步提高具有槽状的滚珠返回路径(滚珠循环槽)的滚珠丝杠的耐久性、滚珠循环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各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的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具有:丝杠轴,其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螺纹槽;螺母,其在内周面具有与所述丝杠轴的螺纹槽对置的螺纹槽;多个滚珠,它们滚动自如地装填在由丝杠轴的螺纹槽和螺母的螺纹槽形成的螺旋状的滚珠滚动路径内;以及滚珠循环槽,其使所述滚珠从所述滚珠滚动路径的终点回到起点进行循环,由所述滚珠循环槽的两侧面和与所述各侧面连续且在轴向上延伸的面形成的角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倒圆形成。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I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是这样来形成:使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凹进,形成由凹槽构成的所述滚珠循环槽,之后在所述螺母的内周面以与所述滚珠循环槽的端部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螺纹槽。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具有能够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积存部,该润滑剂积存部由使所述凹槽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凹进而成的凹部构成。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3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循环槽由与所述滚珠滚动路径的连接部分即两端部、和所述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构成,关于沿与所述滚珠循环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的所述润滑剂积存部的截面的面积,与所述中间部相邻的部分比与所述端部相邻的部分大。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3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循环槽弯曲,与配置在所述滚珠循环槽的弯曲的径向外侧的润滑剂积存部相t匕,配置在所述滚珠循环槽的弯曲的径向内侧的润滑剂积存部沿与所述滚珠循环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的截面的面积大。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3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滚珠循环槽的凹槽和构成所述润滑剂积存部的凹部是同时形成的。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循环槽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2超过O μ m且在1.6 μ m以下。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7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利用使用凸轮机构的模具的按压法,通过使用凸部按压螺母坯料的内周面,在所述螺母坯料的内周面形成所述滚珠循环槽,所述凸轮机构的模具具有:凸轮驱动件,其内插在圆筒状的所述螺母坯料内,沿着该螺母坯料的轴向移动;和凸轮滑动件,其配置在所述螺母坯料和凸轮驱动件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滚珠循环槽对应的所述凸部,通过所述凸轮驱动件的移动而使所述凸部在所述螺母的径向上移动,所述凸部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1在0.0lym 以上、0.2μπι 以下。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循环槽由使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凹进而成的凹槽构成,并且所述螺母的螺纹槽的表面硬度是HRC58以上62以下,所述滚珠循环槽中的与所述滚珠滚动路径的连接部分即两端部的表面硬度是HRC58以上62以下,所述滚珠循环槽中的所述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表面硬度是HV550以下。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10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滚珠循环 槽中仅所述两端部和所述螺母的螺纹槽实施高频淬火。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是通过对所述滚珠循环槽和所述滚珠滚动路径的边界部分实施刷光加工和喷砂加工中的至少一方来去除毛刺而形成的。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第1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在第2方式涉及的滚珠丝杠中,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的3个条件Α、B、C。条件A:所述滚珠循环槽由使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凹进而形成的凹槽构成。条件B:所述滚珠循环槽由与所述滚珠滚动路径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将司桥本浩司原田徹斋藤伸吾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