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锻造用非调质钢、及热锻造非调质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8298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高频淬火的热锻造用非调质钢、和通过用热锻造后的冷却来控制构件内的组织、从而抑制了伴随高强度的切削性的下降、提高了疲劳强度的热锻造非调质品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钢的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45~0.60%、Si:0.02~0.15%、Mn:1.50~3.00%、P:0.0002~0.150%、S:0.001~0.200%、Cr:0.02~1.00%、Al:0.001~0.300%、V:0.01~0.30%、Mo:0.03~1.00%、N:0.0020~0.0070%,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热锻造非调质品由上述钢组成构成,钢组织按面积率计95%以上为贝氏体组织,钢中分散有Mo碳氮化物,可进行高频淬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锻造后不实施调质处理而直接加工成汽车、产业用机械等的机械构件的热锻造用非调质钢原料、和采用其的热锻造非调质品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以热锻造原样、即使不进行调质处理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比、且可进行高频淬火的热锻造用非调质钢。
技术介绍
从前,汽车及产业机械等的机械结构构件的大部分在从原料棒钢热锻造成构件形状后,通过再加热、实施淬火回火的调质处理,赋予高强度及高韧性。近年来,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将淬火回火的调质处理工序省略,例如,如专利文献I等中所示,提出了以热锻造的原样、即使不进行调质处理也能赋予高强度及高韧性的非调质钢。其中,在曲轴等轴类构件中,在热加工后,通过冷却赋予规定的强度,再通过机械加工等加工成规定的形状,然后对必要的部位实施高频淬火,形成表面硬化层,由此提高耐磨损性及疲劳强度。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采用添加超过1.0%的S1、大量添加了 S、V、N的钢材,以热锻造的原样得到了具有以往的调质材以上的强度和低温韧性的热锻造非调质钢。可是,关于该非调质钢的疲劳强度及耐久比,没有任何记载。以前,关于高频淬火用非调质钢,报告了几种。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本真也高田启督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