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耳机装置和电子装置中的输入线缆绕诸如卷轴之类的卷绕设备卷绕,当通过通路线缆对另一侧上的D/U继电的整流机构被安装时,不使用夹具而简化了组装。包括金属滑环的端子板设置在左右耳机壳体中的卷轴的下凸缘侧上,且触点(刷)在与端子板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在壳体(2)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轴卷绕发备和卷轴卷绕方法,其中线缆被卷绕并缩回到设置在耳机壳体中或电子装置的外壳中的卷轴上,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其中改良了具有布置在线缆卷绕设备中的触点和金属滑环的整流机构的位置。
技术介绍
对于诸如便携式收音机和耳机装置之类的电子设备,已经有结合了将耳机的输入线缆和通路线缆卷绕并缩回的卷绕器件的装置,其中通过弹簧力来激励这些线缆以卷绕和缩回在内部,提供了仅在卷绕时用于锁止的锁止器件,当使用听筒或耳机时,抵抗锁止器件拉出所需长度的线缆,且在存储时,利用在受推动时释放锁止器件的释放按钮,线缆通过弹簧力卷绕。用于上述耳机装置 的线缆卷绕器件已经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图8示出了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耳机装置的整体结构,且图9是由A-A线所示的图8的剖视图。在图8中,与左右耳机壳体IL和IR相关的是,壳状前后壳体2a和2b构成如图9所示的外壳,其中作为电声转换器的诸如扬声器之类的驱动单元(此后称作D/U) 3附装到前壳体2a,将从D/U产生的声压辐射的声音孔Ia设置在前壳体2a的前表面中,且耳垫4设置在前壳体2a的前表面上。通常,如图8所示,耳机装置戴在左右耳朵上,从具有连接到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8a的输入插头8延伸的输入线缆9被拉到一个外壳中,例如,到左耳机壳体IL中并连接到左耳机壳体IL中的D/U3。引线10是拉到右耳机壳体IR中并连接到右耳机壳体IR中的D/U3的通路线缆。在通路线缆10上可滑动地夹持有用于自由调节通路线缆10折叠时的长度的滑动体11。此外,构成夹持器件的突起部分2c形成在左耳机壳体IL和右耳机壳体IR上。输入插头8可以插入其中的插入开口 2d设置在突起部分2c中。当以输入插头8由构成夹持器件的突起部分2c的插入开口 2d夹持的状态卷绕并缩回输入线缆9时,锁止并防止输入线缆9通过激励以将线缆卷绕和缩回到左耳机壳体IL中的下述卷绕器件卷绕并缩回的锁止器件被释放,且因此输入线缆9通过卷绕器件卷绕和缩回。但是由于输入插头8已经被夹持器件的突起部分2c预先夹持,所以输入插头8不随着输入线缆9被拉动,且因此防止在卷绕时输入插头碰撞人体。此外,图8中的标号4、5和7分别是耳垫、支撑部分和耳钩,其将在以下描述。接下来,参考图9至11解释左耳机壳体IL和右耳机壳体IR的内部结构。图9是结合了卷绕器件的耳机壳体部分的侧剖视图,图10是图9中的部分B的放大剖视图,且图11是其中线缆卷绕器件的内部结构可见的俯视图。参考图9解释耳机装置的内部结构如下:一对转轴部分5设置在后壳体2b的附近(参考图8和9),转轴5a从转轴部分5内部突出,线圈弹簧6绕转轴5a布置,且转轴5a由线圈弹簧6激励使得装配到转轴部分5的转轴孔中能够自由转动的耳钩7的端部7a被激励总是朝向前壳体2a。耳钩7在相对于转轴5a与端部7a的相反侧上具有受压部分7b,并通过用手指按压该部分,耳钩7的端部7a移动离开前壳体2a。关于卷绕器件,由金属等制成的板12用多个螺钉等固定到左耳机壳体IL的输入线缆9被拉到其中的前壳体2a。充当枢轴的旋转轴13的一端立在板12的中心处;卷轴14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插入并装配到旋转轴13中;两端都固定在卷轴14和旋转轴13之间的弹簧15容纳在卷轴14的中空部14a中;且弹簧15被按压板16按压以免弹跳出来,并通过C形环13a防止在旋转轴13的另一端处从按压板16上方拆卸。多个突起12b设置在卷轴 14的下凸缘14d的下表面上以当卷轴14旋转时通过点接触板12来减少摩擦。如图9和作为图9中部分B的放大视图的图10所示,在形成在板12与卷轴14的中枢之间的开孔部分14b中,作为卷绕并缩回到卷轴14上的输入线缆9中的线缆的左信道引线9a、接地(G)公共引线9b和右信道引线9c分别电连接到由弹性金属板制成的刷状触点18a、18b、18c,且刷状触点18a、18b、18c同心地安装在开孔部分14b中。另一方面,在附装到板12的端子板17上设置了与刷状触点18a、18b、18c对应的金属滑环19a、19b、19c,构成了整流机构使得触点18a、18b、18c被按压以接触。因此,当卷轴14旋转时,通过输入线缆9的声音信号输入被传递到端子板17而不被由弹性金属板制成的刷状触点18a、18b、18c与金属滑环19a、19b、19c之间的接触和滑动打断,并接着从端子板17通过引线17a、17b被传递到端子板3a的端子3b、3c。在输入线缆9中的引线当中,公共引线9b和右信道引线9c通过与这些引线9b、9c电连接的引线17c、17d并通过将引线17c和17d结合的通路线缆10连接到在另一侧上的右耳机壳体IR。此外,关于锁止器件,如图11所示,卷轴14的两个凸缘中在板12侧上的下凸缘14d的外周界被分为η份以重复地形成锯状凹入和突起,这样构成多个棘轮14c。轴20以竖直位置插置到板12的突出片12c中,且近似T形的锁止片21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附装到轴20。关于锁止片21,输入插头8的连接端子8a用其进行接触的操作部分21a突出;锁止部分21b设置在卷轴14的下凸缘14d周界上的棘轮14c处于接触状态的位置处;并通过设置在钩部21c和板12的钩部12d之间的弹簧22在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激励,且因此钩部21b总是被按压以与形成在下凸缘14d的周界上的棘轮14c接触。此外,关于夹持器件,在后壳体2b的突起部分2c中设置了输入插头8的连接端子8a可以从其插入的插入开口 2d,且在其端部附近的小直径部分可以由夹持弹簧板23的突起部分夹持。关于包括上述刷装触点18a、18b、18c和金属滑环19a、19b、19c的整流机构中的导电状态,为了保持导电性而不相对于旋转运动断路(为此需要对抗重复动作的耐久性),刷状触点18a、18b、18c需要精确地组装,但是从结构的角度看,在以上述结构制造中已经存在一些困难。具体而言,如示出与图10类似结构的图12A至12C中,为了使卷轴14将输入线缆9尽可能多地卷绕并存储在有限空间中,为开孔部分14b用于提供刷状触点18a、18b、18c的空间相当有限,并因此有必要使发置在卷轴14的中枢的下端处的开孔部分14b具有较小的面积以对于其厚度T和直径D两者具有最小值。因此,已经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中如图12A至12C所示卷轴14的厚度减小为尽可能薄,且用于焊接到开孔部分14b内部的刷状触点18a、18b、18c的端子支座25的距离Dl的面积(参考图12B)较小。此外,以这样的结构,其中刷状触点18a、18b、18c固定到形成在卷轴14的中枢下端处的开口部分14b,且金属滑环19a、19b、19c设置在固定到前壳体2a或后壳体2b的板12的端子板17侧上,不仅如图12A至12C所示在小面积开孔部分14b中需要用于将以竖直位置设置在端子板25上的焊接销26插入到刷状触点18a、18b、18c中的通孔中的夹具27,和用于将刷状触点18a、18b、18c焊接到焊接销26的夹具27a,而且对于专用的夹具27,在将金属刷状触点18a、18b、18c热焊接到较薄的端子支座25时调节较为复杂,且在较小的安装区域中的轻微分散度(dispersion)可能导致制造中的缺陷。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2-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绕卷轴卷绕和存储线缆的耳机装置,所述卷轴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枢轴转动地装配到耳机壳体中的枢轴,所述耳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中的触点,和设置在所述卷轴中的端子板,所述端子板包括金属滑环,其中所述端子板设置在所述卷轴的下表面上,所述触点在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卷轴的开孔部分中,使得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卷轴一起旋转,并且扬声器与所述触点电连接,所述扬声器被容纳在所述耳机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智広,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