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的超声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驱动直线超声电机。
技术介绍
直线超声电机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种新型微电机,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实现电能-机械能转换的机电耦合装置,通过定子和动子之间的摩擦作用,把弹性体的微幅振动转换成动子的宏观直线(旋转)运动,直接驱动负载。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速大扭矩、噪声小、响应快、定位精度高、无电磁干扰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医疗、航空航天、机器 人、MEMS等
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单激励模态转换型超声电机是超声电机的一种,它是利用一组压电陶瓷元件的激励,通过特殊结构的模态转换器使定子产生具有两种振动模态分量的复杂振动。如果这两个振动模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且频率相近,定子和转子接触界面上定子的端面质点就会产生椭圆轨迹振动,从而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摩擦获得转子的运动和扭矩。利用模态转换原理制作的超声电机只需要一组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源,控制驱动系统简单,制造成本、控制难度均可得到降低。目前国内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发展很快,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驱动直线超声电机,包括动子和定子,动子包括滑条和设置在滑条表面的摩擦层;其特征在于:定子包括支架、通过支架固定的两个相同的超声振动换能器、两个相同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和两个相同的摩擦驱动块;超声振动换能器包括螺栓及依次套设在螺栓上的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前盖板和螺栓通过螺纹联接将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压紧固定;所述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设置在前盖板的前端,其整体为圆柱形,上下两侧开设有三个错位分布的矩形缺口,所述的摩擦驱动块设置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的前端,经法兰盘和支架固定后的两个超声振动换能器轴线之间夹角为20度~1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驱动直线超声电机,包括动子和定子,动子包括滑条和设置在滑条表面的摩擦层;其特征在于:定子包括支架、通过支架固定的两个相同的超声振动换能器、两个相同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和两个相同的摩擦驱动块;超声振动换能器包括螺栓及依次套设在螺栓上的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前盖板和螺栓通过螺纹联接将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压紧固定;所述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设置在前盖板的前端,其整体为圆柱形,上下两侧开设有三个错位分布的矩形缺口,所述的摩擦驱动块设置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的前端,经法兰盘和支架固定后的两个超声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振,李华,曹自洋,李艳,谢鸥,汪帮富,任坤,陈玉荣,张峰,吕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