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外部端子与端子板之间通过铆接部和基于高能射线进行的焊接而连接的结合部的方形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作为包括智能手机的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PDA、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驱动电源,大多使用以镍-氢电池为代表的碱性二次电池和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另外,在用于抑制电动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PHEV)的驱动用电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输出变动的用途和用于在夜间蓄电并在白天利用的系统电力的峰值漂移用途等的固定用蓄电池系统中,大多使用碱性二次电池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特别是,EV、HEV、PHEV用途或固定用蓄电池系统要求高容量及高输出特性,因此各个电池大型化,且将多个电池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而使用,从空间效率的点出发而通用方形二次电池。用作上述用途的方形二次电池不仅是需要增大电池容量,还是需要高输出的电池,而当进行高输出的放电时,在电池中流通大电流,因此需要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因此,以极力减少电池的内部电阻且不使内部电阻变动为目的,对实现端子部或电池内部的接合部的高可靠性化与低电阻化也进行了各种改进。作为实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具备: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的方形外装体;收容于所述方形外装体内且具有正极极板及负极极板的电极体;与所述正极极板电连接的正极集电体;与所述负极极板电连接的负极集电体;对所述外装体的开口进行密封的封口体;以隔着绝缘构件而分别与所述封口体电绝缘的状态穿过设置于所述封口体上的贯通孔的由铝系金属构成的正极外部端子及由铜系金属构成的负极外部端子;分别配置在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及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上的正极端子板及负极端子板,所述正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子板及所述负极端子板电连接,所述方形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板及所述负极端子板分别具有在上端侧形成有锥形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7 JP 2012-0153751.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具备: 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的方形外装体; 收容于所述方形外装体内且具有正极极板及负极极板的电极体; 与所述正极极板电连接的正极集电体; 与所述负极极板电连接的负极集电体; 对所述外装体的开口进行密封的封口体; 以隔着绝缘构件而分别与所述封口体电绝缘的状态穿过设置于所述封口体上的贯通孔的由铝系金属构成的正极外部端子及由铜系金属构成的负极外部端子; 分别配置在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及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上的正极端子板及负极端子板, 所述正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子板及所述负极端子板电连接, 所述方形二次电 池的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端子板及所述负极端子板分别具有在上端侧形成有锥形部的贯通孔, 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及所述负极外部端子的上端部分别从下端侧插入所述正极端子板或所述负极端子板的贯通孔,且上端侧分别被铆接而与所述正极端子板或所述负极端子板机械连接且电连接, 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及所述负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通过高能射线的照射而分别在与所述正极端子板或所述负极端子板之间的多个部位形成有焊接点, 所述正极端子板与所述正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所述负极端子板与所述负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所述正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的体积比所述负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的体积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端子板与所述正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在4.0mm2以上且20.0mm2以下,所述正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的体积在3.0mm3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高幸,奥谷英治,丸山善也,山内康弘,原田宏纪,高田登志广,犬饲博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