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997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热式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本体和与燃烧器本体相连接的蓄热体储存体,所述燃烧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燃料管,燃料管的一端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部,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中设置有U型通道,U型通道中设置有蓄热体,U型通道的一端与腔体相连通,U型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采用金属刚体来盛装蓄热体。因此和现有方式比,不会发生燃烧尾气温度低于硫酸漏点,而引起金属制网板的硫酸漏点腐蚀的现象。也不用担心盛装蓄热体的网板腐蚀劣化损耗而产生的倒塌和蓄热体的崩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燃烧器的
,特别是指一种蓄热式燃烧器
技术介绍
蓄热式燃烧器不仅可以高效回收燃烧尾气中的余热,而且可以预热燃烧用空气。现有技术是为盛装蓄热体的陶瓷球或蜂窝体,最下部的低温处使用耐冲击性的金属制网板。因此为回避因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产生的硫酸露点腐蚀,温度在180°C 200°C以下的尾气通常都不作回收处理。现有蓄热式燃烧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设置在炉壁53中的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烧嘴瓷砖54,燃料喷嘴55设置在烧嘴瓷砖54中,其烧嘴部51和蓄热部52为串联式连接,蓄热体57通过储存体设置在耐火隔热材料的烧嘴隔热墙56,盛装蓄热体57的储存体是耐冲撞的钢体的金属。上述结构的蓄热式燃烧器,如果燃烧尾气里含有硫磺氧化物等金属腐蚀性气体流过的话,因作业状况变动使尾气温度降低,在硫酸露点腐蚀温度以下的话,会产生硫酸露点腐蚀,金属会因损耗变薄,使储存体的强度降低,局部或整体都会损坏。因此会有盛装蓄热体57的储存体不能支撑住蓄热部52而掉到烧嘴的下部空间的问题。像这种现有的蓄热式燃烧器的结构,蓄热部52的经过断面相对较大,空气流容易产生偏流。为了解决图5所示蓄热式燃烧器的问题,就有了图6所示的蓄热式燃烧器,其包括设置在炉壁65中的隔热墙64,蓄热体63通过蓄热体隔板66设置在燃料烧嘴61下方的隔热墙64内,在蓄热体63的侧部设置有烧嘴瓷砖62。该种蓄热式燃烧器,蓄热体63盛装在燃料烧嘴61的下部,蓄热 体隔热板66从防冲击的角度都只能使用金属板。这种燃烧器体积小,燃烧尾气的热回收率相对较低,尾气温度达不到引起硫酸露点腐蚀的温度。但是如果要提高热回收率,就要加长烧嘴的长度,尾气温度降低,会使尾气温度达到硫酸露点腐蚀温度,使该蓄热式燃烧器的局部或整体都会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采用金属刚体盛装蓄热体的蓄热式燃烧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热式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本体和与燃烧器本体相连接的蓄热体储存体,所述燃烧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燃料管,燃料管的一端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部,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中设置有U型通道,U型通道中设置有蓄热体,U型通道的一端与腔体相连通,U型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上设置有蓄热体装入口和蓄热体取出口,蓄热体装入口和蓄热体取出口均与U型通道相连通。所述的蓄热体装入口包括高温侧蓄热体装入口和低温侧蓄热体装入口,高温侧蓄热体装入口位于U型通道与腔体相连通的一端,低温侧蓄热体装入口位于U型通道的另一端。所述的蓄热体取出口位于U型通道的下部。 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与燃烧器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与燃烧器本体为分体式结构,两者通过法兰相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蓄热式燃烧器,在烧嘴本体的下部设置U字型蓄热部,对蓄热部的给排气口设置在上部,所以就不需要采用金属刚体来盛装蓄热体。因此和现有方式比,不会发生燃烧尾气温度低于硫酸漏点,而引起金属制网板的硫酸漏点腐蚀的现象。也不用担心盛装蓄热体的网板腐蚀劣化损耗而产生的倒塌和蓄热体的崩落。其蓄热部的空腔速度和现有的蓄热部相比高速设计,使蓄热层内的流入流出分布均匀,实现更均匀且有效地重复加热放热,而且不用担心蓄热部的硫酸腐蚀,通过增加蓄热部的体积,燃烧尾气温度可以降到100°c,又增加了对蓄热部的蓄热量,使燃烧用空气的预热温度更高。一般来讲,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钢材加热炉(炉内温度:1200 1250°C )的蓄热式燃烧器,现有的蓄热式烧嘴最终尾气温度200°C左右,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蓄热式烧嘴,最终尾气温度可以降到110°c左右,燃烧用空气的回收温度从1010°C提高到1084°C,尾气的显热回收率提高7.4%,加热炉的燃料可以节约4.4%。在回收温度领域,现有的蓄热体储存体为回避硫酸露点腐蚀,燃烧尾气的显热只能在200°C左右回收,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在100°C左右回收,燃烧尾气里不含硫氧化合物的话,可以回收到燃烧尾气中的水蒸气显热,实现排出100°c以下的最终尾气温度。这时,尾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只残留和 最终尾气温度相称的饱和蒸气,液化水分最后从排水管排出,可以大量减少尾气量。例如,清洁天然气在空气比1:1燃烧时,近17%的水蒸气液化,可削减尾气用引风机动力40%。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蓄热式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另一种现有蓄热式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1、燃烧器本体,2、蓄热体储存体,3、腔体,4、U型通道,5、蓄热体,6、排气管,7、高温侧蓄热体装入口,8、低温侧蓄热体装入口,9、蓄热体取出口,10、燃料管;图5中:51、烧嘴部,52、蓄热部,53、炉壁,54、烧嘴瓷砖,55、燃料喷嘴,56、烧嘴隔热墙,57、蓄热体;图6中:61、燃料烧嘴,62、烧嘴瓷砖,63、蓄热体,64、隔热墙,65、炉壁,66、蓄热体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蓄热式燃烧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蓄热式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本体I和与燃烧器本体I相连接的蓄热体储存体2,所述燃烧器本体I内部设置有腔体3,腔体3内设置有燃料管10,燃料管10的一端位于燃烧器本体I的外部,所述蓄热体储存体2中设置有U型通道4,U型通道4中设置有蓄热体5,U型通道4的一端与腔体3相连通,U型通道4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蓄热体储存体2上设置有高温侧蓄热体装入口 7、低温侧蓄热体装入口 8和蓄热体取出口 9,高温侧蓄热体装入口 7、低温侧蓄热体装入口 8和蓄热体取出口 9均与U型通道4相连通,高温侧蓄热体装入口 7位于U型通道4与腔体3相连通的一端,低温侧蓄热体装入口 8位于U型通道4的另一端,蓄热体取出口 9位于U型通道4的下部。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蓄热体储存体2与燃烧器本体I为一体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蓄热体储存体2与燃烧器本体I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两者通过法兰相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燃烧用空气和燃烧尾气通过蓄热体储存体2内的U型通道4交替流通,燃烧尾气在经过U型通道4时,燃烧尾气中的温度与蓄热体5进行热交换,使蓄热体5得到升温,燃烧尾气然后从排气管6排出;在燃烧用空气从排气管6进入U型通道4时,燃烧用空气与蓄热体5进行热交换,使得燃烧用空气得到预热,然后进去燃烧器本体I中进行点火、燃烧。上述的蓄热式燃烧器,在烧嘴本体的下部设置U字型蓄热部,对蓄热部的给排气口设置在上部,所以就不需要采用金属刚体来盛装蓄热体5。因此和现有方式比,不会发生燃烧尾气温度低于硫酸漏点,而引起金属制网板的硫酸漏点腐蚀的现象。也不用担心盛装蓄热体5的网板腐蚀劣化损耗而产生的倒塌和蓄热体5的崩落。其蓄热部的空腔速度和现有的蓄热部相比高速设计,使蓄热层内的流入流出分布均匀,实现更均匀且有效地重复加热放热,而且不用担心蓄热部的硫酸腐蚀,通过增加蓄热部的体积,燃烧尾气温度可以降到100°c,又增加了对蓄热部的蓄热量,使燃烧用空气的预热温度更高。一般来讲,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钢材加热炉(炉内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蓄热式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本体和与燃烧器本体相连接的蓄热体储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燃料管,燃料管的一端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部,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中设置有U型通道,U型通道中设置有蓄热体,U型通道的一端与腔体相连通,U型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式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本体和与燃烧器本体相连接的蓄热体储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燃料管,燃料管的一端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部,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中设置有U型通道,U型通道中设置有蓄热体,U型通道的一端与腔体相连通,U型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储存体上设置有蓄热体装入口和蓄热体取出口,蓄热体装入口和蓄热体取出口均与U型通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马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