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卡座,用于设置在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壳体,具有卡收容空间;卡座盖,设置在所述卡座壳体的上部,弹性支撑设置在所述卡收容空间的卡;卡座止动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壳体,支撑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的端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座及应用此的便携式终端
本技术涉及能够提高所安装的卡的稳定性的卡座及应用此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通信产业的发展,一般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便携式终端的功能趋于多样化。而且,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在功能方面趋于多样化的同时,便携式终端逐渐变得更加轻薄。目前这种便携式终端的主流产品是智能手机,主要采用GSM方式和WCDMA或TD-CDMA 方式。在这种便携式终端内通常安装用户身份识别卡(SIM: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 card,以下称为SIM卡),该SIM卡是一种智能卡,由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构成,且可拆装地设置在便携式终端内的预定位置。在所述存储芯片内存储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密码等各种用户信息以及便于用于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注册信息等。因此,如果没有安装SIM卡,则用户只能通过便携式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拨打紧急电话,而不能拨打普通的电话或访问互联网。SIM卡可以安装到任何的便携式终端中使用,因此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随着便携式终端,尤其是智能终端的日益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其存储容量,因此目前的便携式终端在预定位置都配备有外置型存储卡。这种SIM卡和存储卡安装于形成在便携式终端主体背面的卡座内,且不会随意脱落。但是,由于每个便携式终端厂商对卡座的设计有所不同,再加上每款机型的卡座的设计都略有差异,因此与此对应的SIM卡也会不同。例如,最近普遍采用的微型SIM卡的厚度为0.76±0.08mm,据此采用这种SM卡的卡座的厚度最大会达到0.84mm,而SM卡的厚度有可能会是0.68mm。因此,若在具有0.84mm厚度的卡座内设置具有0.68mm厚度的SIM卡时,将产生0.16mm的公差,有可能导致SIM卡从卡座脱落,且会导致便携式终端的误操作。因此,在以往,设计了各种卡座形状,以防止SIM卡随意脱落。图1为示出依据现有技术的在卡座120内安装了 SIM卡C的状态的构成图。参照图1,便携式终端100的背面101上形成有电池安装槽103,在该电池安装槽103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可 拆装地安装SM卡C的卡座120。具体来讲,通过将板状的SM卡从卡座的一侧推入,以使SIM卡的端子接触到卡座内的连接端子。然后,在将电池安装到电池安装槽103之后,盖上电池盖130,以对电池以及SM卡C形成保护。此时,为了防止安装后的SIM卡C与用户的意图无关地脱离卡座120,在电池盖130的内侧的对应位置形成有限制凸起131,由此在安装电池盖130之后,该限制凸起位于安装后的SM卡的端部附近,以防止SM卡C随意脱离。但是,由于现有的SIM卡防止脱落结构在电池盖的背面形成有凸出预定高度的限制凸起,因此导致设备的厚度相应地增加,即,需要流出与SIM卡厚度相应的限制凸起设置空间,这影响了便携式终端的轻薄化发展,对于期望的外观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安装后的卡任意脱落的卡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预防因卡任意脱落而导致的电子装置的误操作的卡座。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预防卡任意脱落,从而确保电子装置的可靠性的卡座。为了达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卡座,用于设置在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壳体,具有卡收容空间;卡座盖,设置在所述卡座壳体的上部,弹性支撑设置在所述卡收容空间的卡;卡座止动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壳体,支撑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卡座止动件可包括:与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内的卡选择性地接触的上部面;从所述上部面向两侧弯曲而与所述卡座壳体的侧面接触的侧面;在所述上部面延伸预定长度的延长端;从所述延长端向下弯曲的弯曲端,所述弯曲端支撑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的端部。优选地,在所述卡座止动件的两个侧面形成有预定长度的长孔,在所述卡座壳体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收容于所述长孔的一部分的铰链,所述卡座止动件以铰链为中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壳体。优选地,所述卡座还包括使所述卡座止动件维持限定所述卡的位置的卡接结构。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突出形成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接凸起;形成于卡座止动件的侧面,在关闭所述卡座止动件时,固定于所述卡接凸起的至少一个卡接孔。优选地,所述卡接孔的大小大于所述卡接凸起的形状,在所述卡座止动件关闭之后,能够沿安装卡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优选地,所述卡接孔包括:下侧开口的开放空间;从所述开放空间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收容空间,当所述卡座止动件关闭时,所述卡接凸起通过开放空间进入之后,在所述卡座止动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优选地,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接台。优选地,所述 卡接孔包括:下侧开口或封闭的第一卡接孔;与所述第一卡接孔连接或分开的第二卡接孔,当关闭卡座止动件时,所述卡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卡接孔之内,当沿安装卡的方向推动所述卡座止动件时,所述卡接凸起被卡接于第二卡接孔。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卡接孔连接时,连接部分形成卡接部,该卡接部的宽度小于第一卡接孔或第二卡接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卡为SM卡或存储卡。为了达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米用上述的卡座。根据本技术的卡座,通过卡座止动件能够预防卡任意脱落,因此能够预防电子装置的误操作,从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依据现有技术的在卡座120内安装了 SIM卡C的状态的构成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卡座的立体图。图3A至图3C为示出图2的卡座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为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卡止动件的卡接部件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为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卡止动件的卡接部件的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卡止动件的卡接部件的示意图。图7A和图7B为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卡止动件的卡接部件的示意图。图8A和图8B为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卡止动件的卡接部件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I为卡座,10为卡座止动件,11为主体,12为延长端,13为弯曲端,20为卡座壳体,30为卡座盖,31为弹性肋,113为长孔,114为卡接孔,213为铰链,214为卡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以在便携式终端上安装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为例对卡座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可应用于安装各种卡(例如,SIM卡、存储卡)的所有电子装置。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卡座I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卡座I包括:设置于电子装置(便携式终端)上,具备卡收容空间,且在卡收容空间的内部具备突出的多个突出端子(未图示)的卡座壳体20 ;设置在卡座壳体20的上侧,对所安装的卡的上部施压并支撑的卡座盖30 ;可旋转地设置于卡座盖30,并防止所安装的卡任意脱离的卡座止动件10。优选地,卡座壳体20由合成树脂注塑成型。而且,卡座盖30可以使用嵌入射出方式固定在卡座壳体 20上。卡座盖30由金属板构成,在其上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弹性肋31,该弹性肋31突出到卡座壳体20的卡收容空间内,以加压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座,用于设置在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壳体,具有卡收容空间;卡座盖,设置在所述卡座壳体的上部,弹性支撑设置在所述卡收容空间的卡;卡座止动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壳体,支撑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0 KR 10-2012-00907911.一种卡座,用于设置在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座壳体,具有卡收容空间; 卡座盖,设置在所述卡座壳体的上部,弹性支撑设置在所述卡收容空间的卡; 卡座止动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壳体,支撑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止动件包括: 与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内的卡选择性地接触的上部面; 从所述上部面向两侧弯曲而与所述卡座壳体的侧面接触的侧面; 在所述上部面延伸预定长度的延长端; 从所述延长端向下弯曲的弯曲端, 所述弯曲端支撑安装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座止动件的两个侧面形成有预定长度的长孔,在所述卡座壳体的两个侧面形成有收容于所述长孔的一部分的铰链,所述卡座止动件以铰链为中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还包括使所述卡座止动件维持限定所述卡的位置的卡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 突出形成于所述卡座壳体的卡接凸起; 形成于卡座止动件的侧面,在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晋荣,李奎熙,尹炳郁,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