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钳的机械增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21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虎钳的机械增力器,其特征是:它含有本体(3)、在本体内共直线安装的手柄轴(9)和上顶杆(1)、在手柄轴和上顶杆之间的本体空间内安装的交叉顶杆(5),以及能使手柄轴带动本体作预紧的转动或使手柄轴与本体脱开而实现手柄轴直接带动交叉顶杆摆转以使虎钳增力的离合器(6a、6b);其中上顶杆上带有能使它与虎钳螺杆固接一体的销(1a),每一交叉顶杆的两端分别嵌合连接在位于手柄轴、上顶杆端面上的内凹中,离合器包含有与手柄轴固接的固定座(6b)、带弹簧(6d)的滑动座(6b)且固定座与滑动座以它们相邻端面上带有的轴向凹、凸块嵌合连接,手柄轴(9)和上顶杆(1)上均穿套了碟簧(2)。(*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件或刀具的固紧、连接、拆卸或夹持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可调虎钳夹紧力大小的机械增力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增力虎钳,如中国专利94236605.0提供的精密液压虎钳、中国专利90216438.4提供的液压式虎钳,它们的缺点是1)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渗油、漏油的现象,因而会污染工件或刀具,还会污染环境;2)它们的设备投资费用比较高,并且液压系统还需花费液压系统的日常消耗和维修费用,故不太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虎钳的机械增力器,以使它具有不污染工件或刀具和环境、能方便地调节增力大小,以及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且经济等特点。本技术虎钳的机械增力器,其特征是它含有本体、在本体内共直线安装的手柄轴和上顶杆、在手柄轴和上顶杆之间的本体空间内安装的两交叉顶杆,以及能使手柄轴带动本体作预紧的转动或使手柄轴与本体脱开而实现手柄轴直接带动交叉顶杆摆转以使虎钳增力的离合器;其中上顶杆上带有能使它与虎钳螺杆固接一体的销,每一交叉顶杆的两端分别嵌合连接在位于手柄轴、上顶杆端面上的内凹中,离合器包含有与手柄轴固接的固定座和带弹簧的滑动座且固定座与滑动座以它们相邻端面上带有的轴向凹、凸块嵌合连接,手柄轴和上顶杆上均穿套了碟簧。本技术虎钳的机械增力器,它的本体上带有可调夹紧力大小的装置,该装置含有在本体端部带有的承重螺母和它与离合器固定座之间留有的可调轴向距离的间隙。本技术虎钳的机械增力器,它的本体内带有一个能对交叉顶杆的摆转角度进行限制的限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交叉顶杆所在的本体空间内安装的套筒,并且手柄轴和套筒相接触的轴向端面上分别设置了凸瓦和能供凸瓦在其内作限量转动的凹口。其中凸瓦的圆周角为40°、凹口的圆周角为180°,以使交叉顶杆在径向的最大摆转角度,亦即手柄轴在作增力转动时的最大旋转角度为140°。从而确保虎钳夹紧力在工件或刀具切削振动中的稳定可靠。本技术虎钳的机械增力器,它的本体上最好带有调节螺帽,且在调节螺帽和本体的外壁面上分别设置了可调虎钳增力大小的指示标和刻度。在使用本技术虎钳的机械增力器时,先转动手柄轴,这时通过离合器带动本体、由本体通过与其固为一体的上顶杆及其上的销而使虎钳螺杆旋转,实现对工件的初步预夹紧;当夹紧力达一定值时,因离合器的滑动座打滑,本体不再跟着手柄轴转动、虎钳螺杆也停止转动;这时再继续旋转手柄轴,因上顶杆与虎钳螺杆的固接不能再转动,而可使交叉顶杆开始摆动旋转;交叉顶杆的摆动旋转,改变了它们在轴向的投影长度,且这时的投影长度比它们原来的轴向投影长,其增长的部分即为推动虎钳螺杆继续夹紧工件的变形量,从而实现虎钳夹紧的机械增力。如控制手柄轴的旋转角度,可确保虎钳夹紧的稳定可靠性,而调节手柄轴的旋转角度就可调节交叉顶杆的摆转量,亦即调节虎钳的夹紧力。反之,在反转手柄轴时,交叉顶杆在碟簧弹力下复位、增力消失,并在手柄的继续反转中离合器复位、本体后退,虎钳夹紧力消除、工件或刀具被释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是通过机械方式来增加虎钳对工件的夹紧力,因此有效避免现有液压式虎钳在使用中经常漏油、污染工件或刀具甚至还污染环境等问题;2)它通过对手柄轴在增力转动时的角度限定,确保虎钳夹紧力在工件或刀具切削振动中的稳定可靠,并且使用方便;3)它的结构合理、设备投资费用少,并还省去现有液压式虎钳的日常使用与维护的费用,故很经济。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虎钳的机械增力器的主剖视图;图2、图3、图4、图5分别是图1中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C-C剖视图、D-D剖视图。对各幅附图的标号说明如下1-上顶杆;1a-销;1b-平面;1c-防转螺钉;2-碟簧;3-本体;4-套筒;4a-凸瓦;4b-凹口;45-交叉顶杆;6a、6b-离合器,其中6a是离合器的活动座、6b是离合器的固定座;6c-紧固螺钉;6d-弹簧;6e-内花键螺套;7-调节螺帽;8-承重螺母;9-手柄轴;10-虎钳螺杆(图中以双点划线表示);11-虎钳的支承座(图中以双点划线表示);12-指示标和刻度;13-间隙;α-凸瓦的圆周角;β-凹口的圆周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虎钳的机械增力器结构可从图1、图2、图4和图5中看到,它含有本体3、在本体内共直线安装的手柄轴9和上顶杆1、在手柄轴9和上顶杆1之间的本体空间内安装的两个呈空间交叉的交叉顶杆5,以及能使手柄轴在虎钳对工件的预紧过程中带动本体转动,或者使手柄轴与本体脱开而实现手柄轴直接带动交叉顶杆摆转以使虎钳增力的离合器6a、6b。其中,本体被安装在虎钳的支承座(图中以双点划线表示)11上。上顶杆1的结构可从图1和图2中看到,它的左端带有正六角形的外壁,且其两对称的平面1b上带有防转螺钉1c,以防止上顶杆转动。上顶杆1上还带有一个能使本实施例增力器与虎钳螺杆(图中以虚线表示)10固接一体的销1a,并且其周向装有碟簧2、内端面上带有内凹。手柄轴8的周向自左至右依次穿套安装了碟簧2、离合器的滑动座6a和固定座6b;其中固定座6b通过紧固螺钉6c固定在手柄轴9上,它的端面带有能使它与滑动座6a以嵌合连接的凹凸面(图中未予以表示);滑动座6a则含有弹簧6d、内花键螺套6e。在对工件预夹紧时,固定座6b与滑动座6a嵌合一体,且又通过滑动座上的内花键螺套6e使本体、上顶杆与手柄轴9一起转动;在虎钳的增力夹紧时,离合器上打滑,本体、上顶杆不再跟着手柄轴转动。两交叉顶杆5呈空间交叉,其每一交叉顶杆的两个端头分别嵌合在位于手柄轴9和上顶杆2端面上的内凹中。当虎钳需增力夹紧时,可转动手柄轴,其手柄轴相对于上顶杆转动,这时因交叉顶杆摆转而增加了它们在轴向的投影长度,从而推动虎钳螺杆对工件的进一步夹紧、实现虎钳夹紧的机械增力。离合器包含有与手柄轴固接的固定座6b、带弹簧6d的滑动座6b,固定座与滑动座以分别设置在它们相邻端面上的轴向凹、凸块嵌合连接(轴向凹、凸块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并且手柄轴9和上顶杆1上均穿套了碟簧2。弹簧6d、碟簧2的弹性大小不同,以使本实施例增力器的交叉顶杆可靠地嵌合连接在上顶杆和手柄轴之间,且在手柄轴的转动中可靠地摆转;同样也使离合器能在虎钳预紧时本体与手柄轴一起转动,相反地,在虎钳增力时本体与手柄轴脱离。实施例2.本实施例虎钳的机械增力器的结构可从图1中看到,它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体3上带有可调夹紧力大小的装置,该装置含有在本体端部带有的承重螺母8和它与离合器固定座之间留有的可调轴向距离的间隙13。实施例3.本实施例虎钳的机械增力器的结构可从图1和图3中看到,它与实施例1或2所不同的是它的本体内带有一个能对交叉顶杆的摆转角度进行限制的限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交叉顶杆所在的本体空间内安装的套筒4,并且手柄轴和套筒相接触的轴向端面上分别设置了凸瓦4a和能供凸瓦在其内作限量转动的凹口4b。以确保虎钳在增力夹紧工件或刀具时的稳定可靠。经理论推测和实验证明,手柄轴的旋转范围最好是140°,为此,本例中的凸瓦4a的圆周角α为40°、凹口4b的圆周角β为180°。实施例4.本实施例虎钳的机械增力器的结构可从图1中看到,它与实施例1或2或3所不同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竹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长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