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n-shaped multi stepped ecological revetment buffer system, the system is equipped with at least 4 steps, step outside is provided with the interception walls, walls are arranged at all levels to intercept the planting area, planting area of the upp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soil matrix, followed by sand, ceramsite, soft stone and zeolite, plant area is very water landscape plants at all levels and submergence tolerance of plants; a drop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at all levels of platform interception wall plant area interval; a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water interception platform; connecting the first grade plant area and farmland drainage ditch, a fan shape to the downstream, drop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fan, fan radius is 5 to 8 meters, the center angle of 45 degrees to 75 degrees; the final interception wall and river convergenc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has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ver slope, drainage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ffect, also has the good effect of purification and land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河流护岸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对以面源形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质具有截留净化效果的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重大的水环境问题,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了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造成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并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农业面源C0D、N、P的污染负荷已占水体污染负荷中的1/2-2/3。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后,关于农田面源径流、渗漏养分的生态拦截技术的研究兴起。长期以来,专家学者针对沟渠(河浜)岸、沟渠(河浜)床以及沟渠(河浜)道水体三者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众多面源污染原位拦截和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其中以生态缓冲岸坡、水生植物强化修复、生态透水坝等较为突出。在本技术之前,现有的对面源污染具有截留净化效果的河道护坡技术有自然式护坡、硬质护坡和生态型护坡。自然式护坡是利用根系发达的植物,将其种植在河道的坡道上,使之固土防沙、防止水土流失,满足生态环境需要,保持自然景观效果。但这种自然式护坡方式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易被雨水冲刷形成深沟,长期浸泡在水下或河道流速过大均会影响其稳定性,对以面源形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质的清除作用有限,且占地面积大。硬质护坡通常是指在河边坡道上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等结构,尤其是在城市河道护岸工程中大都采用直立式混凝土挡土墙。这些结构占地较小,对于保持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及防洪安全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岸坡的景观环境和生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其所用材料(包括碱化骨料)的水化反应、炭化反应及各种添加剂(如早强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包括拦截墙、基质和植物,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设置有4级阶梯,阶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级拦截墙A(5)、第二级拦截墙B(6)、第三级拦截墙C(7)和第四级拦截墙D(8),所述拦截墙由无砂混凝土构筑;所述第一级拦截墙A(5)的墙体顶部高程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第二级拦截墙B(6)的墙体顶部高程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第三级拦截墙C(7)的墙体顶部高程又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第四级拦截墙D(8)的墙体顶部高程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依此类推;?所述各级拦截墙之内依次设置有植物种植区A(1)、植物种植区B(2)、植物种植区C(3)和植物种植区D(4);所述植物种植区的上层设置有土壤基质(13),土壤基质(13)的下面设置有净化材料,该净化材料由上至下依次为黄砂(14)、陶粒(15)、软石(16)和沸石(17);?植物种植区A(1)、植物种植区B(2)、植物种植区C(3)和植物种植区D(4)均设置有挺水景观植物和耐淹性植物或者沉水植物;?在各级拦截墙间隔植物种植区的对应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平台A(9)、第二级跌水平台B(10)、第三级跌水平台C(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包括拦截墙、基质和植物,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设置有4级阶梯,阶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级拦截墙A(5)、第二级拦截墙B(6)、第三级拦截墙C (7)和第四级拦截墙D (8),所述拦截墙由无砂混凝土构筑;所述第一级拦截墙A (5)的墙体顶部高程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第二级拦截墙B (6)的墙体顶部高程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第三级拦截墙C (7)的墙体顶部高程又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第四级拦截墙D (8)的墙体顶部高程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依此类推; 所述各级拦截墙之内依次设置有植物种植区A (I)、植物种植区B (2)、植物种植区C (3)和植物种植区D (4);所述植物种植区的上层设置有土壤基质(13),土壤基质(13)的下面设置有净化材料,该净化材料由上至下依次为黄砂(14)、陶粒(15)、软石(16)和沸石(17); 植物种植区A (I)、植物种植区B (2)、植物种植区C (3)和植物种植区D (4)均设置有挺水景观植物和耐淹性植物或者沉水植物; 在各级拦截墙间隔植物种植区的对应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平台A(9)、第二级跌水平台B (10)、第三级跌水平台C (11)和第四级跌水平台D (12),所述跌水平台由无砂混凝土构筑; 在各级拦截墙与跌水平台之间的垂直位置依次设置有两个导流板A (18)、导流板B(19)、导流板C (20)和导流板D (21);所述导流板为不透水的混凝土板,其下部设置有小孔(22); 所述植物种植区A (I)与农田排水沟渠相衔接,第四级拦截墙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明,李阳,孙井梅,任炳昱,王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