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天然边滩形态的潜丁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406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天然边滩形态的潜丁坝,该潜丁坝为勾头丁坝,包括坝头、坝身和坝根,该潜丁坝的纵坡依据天然地形采用阶梯型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丁坝周围水流紊乱、抗冲能力弱等问题,开发的一种适用于天然边滩形态的潜丁坝,它依据天然边滩形态采用阶梯型式,即丁坝的纵坡从头部至拐点、拐点至阶梯处,阶梯至坝根部依据天然地形分别采用不同的坡度值,坝顶宽度依据潜丁坝受水流冲刷强弱,采用不同的坝顶宽度,并在坝面采用大块石压顶,以加强抗冲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道治理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天然边滩形态的潜丁坝
技术介绍
河床演变是指自然情况下及在修建整治建筑物后河床发生的冲淤变化过程,这种冲淤变化过程不会总是有利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反,在许多情况下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控制,这类工程措施即称河床整治,把整治河床所用的建筑物,称为河床整治建筑物。丁坝是最常见的河床整治建筑物。丁坝的坝根与河岸联接,坝头伸向河心,坝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或斜交,在平面上与河岸构成丁字形。丁坝为横向阻水的整治建筑物,当水流未淹没丁坝时,它能束窄河槽,提高流速冲刷浅滩;当水流淹没丁坝后,则会造成横向环流,横向导沙,增加航道水深。除此之外,丁坝还能调整分汊河道的分流比,控制分流,淤高河滩,保护河岸,挑出主流以防顶冲河岸和堤防。以往的坝体型式为单一纵坡型式。修建丁坝可束水归槽,保护岸堤,但也会带来水流分离、回流等一系列复杂的流动现象。坝体局部如坝头、坝根及翻坝水流流态紊乱。丁坝也极易造成水毁。丁坝水毁形式按损毁部位大致可分为坝头损毁、坝身损毁、坝根损毁以及坝体整体损毁四类。坝头损毁多为基础冲刷导致损毁,其一般过程是基础冲刷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天然边滩形态的潜丁坝,该潜丁坝为勾头丁坝,包括坝头、坝身和坝根,其特征在于,该潜丁坝的纵坡依据天然地形采用阶梯型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利李一兵平克军刘晓菲张明进孙百顺朱玉德张华庆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