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向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电路基板进行安装的。
技术介绍
作为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略记为“面板”)而有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被对置配置的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形成多个放电单元。前面基板在前面侧的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多对显示电极对,该显示电极对是由I对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构成的。而且,按照覆盖这些显示电极对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及保护层。背面基板在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上形成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并按照覆盖这些数据电极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进而在其上与数据电极平行地形成多个隔壁。而且,在电介质层的表面与隔壁侧面形成荧光体层。而且,按照显示电极对与数据电极立体交叉的方式,将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对置配置后进行密封。被密封的内部的放电空间中封入例如包含分压比为5%的氙在内的放电气体,在显示电极对与数据电极对置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这种构成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借助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利用该紫外线使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各色荧光体激励发光,以进行彩色的图像显示。等离子显示装置构成为将被称为底架(chassis)的框架(frame)收纳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1.13 JP 2011-0046901.一种电路构件的安装结构,是将电路构件安装到电路基板时的电路构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包括:配置安装到所述电路基板的电路构件的主体部分的孔部或切口部;及具有从所述孔部或所述切口部的I条边或多条边突出的形状的凸部, 在所述电路构件的主体部分贯通了所述孔部或所述切口部的状态下,且在所述电路构件的主体部分与除了所述凸部之外的所述电路基板不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电路构件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并利用附设于所述凸部的固定部件对所述凸部与所述电路构件的主体部分进行粘接,由此将所述电路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以比配置于所述孔部或所述 切口部中的所述电路构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形尺寸大的尺寸,在所述电路基板设置所述孔部或所述切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设置在所述孔部或所述切口部中与有贯通孔一侧的边径直的边上,所述贯通孔是为了插入配置于所述孔部或所述切口部中的所述电路构件的引线而设置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友哉,金野裕则,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