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配线薄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配线薄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能源资源枯竭的问题、大气中CO2增加这样的地球环境问题等,希望开发绿色能源,特别是使用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太阳光发电作为新能源被开发并被实用化,并且正沿着发展的道路前进。太阳能电池单元历来以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为主流,该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例如是通过向单晶或多晶硅基板的受光面扩散导电型与硅基板的导电型相反的杂质来形成Pn结,并且在硅基板的受光面以及与受光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分别形成电极而制造出来。另外,在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一般以高浓度向硅基板的背面扩散与硅基板相同导电型的杂质,由此谋求背面电场效应所带来的高输出化。另外,针对在硅基板的受光面不形成电极,而仅在硅基板的背面形成η电极及P电极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332273号公报))也在进行研究开发。在这样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因为不需要在硅基板的受光面形成遮住入射光的电极,所以能够期待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转换效率。另外,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1 JP 2010-1510701.一种带配线薄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基板(I)的一个面配置有第一电极(6、7)的太阳能电池单元(8); 配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6、7)电连接的第一配线(12、13)的配线薄板(10); 所述第一配线(12、13)由比构成所述第一电极(6、7)的金属材料更难发生离子迁移的材料构成, 所述第一配线(12、13)的宽度宽于所述第一电极(6、7)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线薄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线(12,13)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电极(6、7)的宽度的差值为40μπι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带配线薄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6.7)的表面含有银,所述第一配线(12、13)含有铜。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配线薄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I)的所述一个面配置有极性与所述第一电极(6、7 )不同的第二电极(6、7 ), 在所述配线薄板(10)配置有与所述第二电极(6、7)电连接的第二配线(12、13),所述第二配线(12、13)由比构成所述第二电极(6、7)的金属材料更难发生离子迁移的材料构成, 所述第二配线(12、13)的宽度宽于所述第二电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