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行驶线路、和隔着分支部进行配置在该行驶线路的行驶线路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固定铁轨的中央引导式的轨道交通系统、及在该轨道交通系统中对固定铁轨之间的轨道类车辆的行驶进行引导的岔道装置。本申请基于2011年2月28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11-04231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近年,作为公共汽车和铁路以外的新交通手段,公知使具有由橡胶轮胎构成的行驶轮的车辆沿中央弓I导铁轨行驶的结构。作为具有该中央引导铁轨的轨道交通系统、即中央引导式的新交通系统的岔道装置,有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I公开的装置。该岔道装置具有可动行驶线路、可动铁轨和切换机构。可动行驶线路被设置在主线和支线的交叉部分即分支部,并能够围绕曲折点转动地被支承。可动铁轨被配置在可动行驶线路的中央。切换机构使可动行驶线路及可动铁轨一体地移动。该切换机构是在使可动行驶线路及可动铁轨朝向沿着主线的方向的位置、和使行驶线路及中央引导铁轨朝向沿着支线的方向的位置之间,使可动行驶线路及可动铁轨一体地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095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2.28 JP 2011-0423131.一种岔道装置,在具有行驶线路和隔着分支部配置在该行驶线路的行驶线路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固定铁轨的中央引导式的轨道交通系统中,对固定铁轨之间的轨道类车辆的行驶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铁轨,在与所述固定铁轨中的一个固定铁轨相连的位置配置有第一端部,以该第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摆动地被支承,所述可动铁轨能够在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与另一个固定铁轨相连的引导位置、和该第二端部的位于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与该另一个固定铁轨的位置不同的退避位置之间切换; 卡合部件,通过与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卡合,来限制该可动铁轨的位移; 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卡合部件在与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卡合的锁定状态和与该可动铁轨的卡合被解除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可动铁轨在所述引导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退的切换机构,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具有将所述切换机构的进退驱动力转换成使所述卡合部件变化地动作的变化驱动力的转换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具有使所述卡合部件在 所述锁定状态和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的变化驱动源。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能够围绕沿着从所述另一个固定铁轨朝向所述一个固定铁轨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被支承,并能够将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卡合部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将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该一对爪部之间的所述锁定状态和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5.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能够将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爪部,一对爪部中的至少一个爪部能够围绕沿着从所述一个固定铁轨朝向所述另一个固定铁轨的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被支承,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至少一个爪部转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将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一个爪部与另一个所述爪部之间的所述锁定状态和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6.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能够沿着与所述轨道类车辆行驶的行驶线路面垂直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并能够将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卡合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将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该一对爪部之间的所述锁定状态和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7.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具有能够将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中的至少一个爪部能够沿着与所述轨道类车辆行驶的行驶线路面垂直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被支承,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至少一个爪部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将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一个爪部与另一个所述爪部之间的所述锁定状态和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8.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能够围绕沿行驶线路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被支承,并能够将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卡合部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将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该一对爪部之间的所述锁定状态和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9.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能够将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中的至少一个爪部能够围绕沿行驶线路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被支承,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至少一个爪部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将所述可动铁轨保持在一个爪部与另一个所述爪部之间的所述锁定状态和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化地动作。10.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能够围绕沿与行驶线路面垂直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被支承,并且相互的间隔比所述可动铁轨的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宽, 所述锁定动作机构使所述卡合部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在所述一对爪部分别接近所述引导位置的所述可动铁轨并将该可动铁轨保持在行驶线路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锁定状态、和所述一对爪部都从该可动铁轨退避的所述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延雪秀,河野浩幸,浅野间俊朗,村上义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