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控制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流控制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装置。
技术介绍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以其节能、环保、高效、长寿命等诸多优点,成为新一代的绿色照明光源。随着高亮度LED照明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成为照明光源的首选。制造高效率、低成本的驱动电源是保证LED发光品质及整体性能的关键。然而,由于LED灯得亮度与光输出强度参数相关,其与它的电流及正向压降成正比,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LED的驱动需要恒流电源,以保证LED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达到理想的发光强度。可见,选择正确的LED驱动至关重要。没有好的LED驱动电源的匹配,LED照明的优势无法得以体现。针对上述对于LED照明所需要的恒流驱动的要求,现有技术中,LED驱动电源多采用反激结构,一种是采用原 边反馈结构,此种结构需要通过辅助绕组反馈副边的信息来进行调节输出电流从而达到恒流的目的,但此种结构只是间接的检测副边的信息并且使用了更为复杂的变压器,从而存在精度低、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缺点。另一种是采用副边反馈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BD),其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开关管(102),其输入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于整流桥(BD)的输出端;二极管(D1),其阴极共接于开关管(102)的输出端和电流采样模块(106)的输入端,并且二极管(D1)的阳极与整流桥(BD)的接地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输出级滤波模块(101)的接地端和负载的输出端共接于电源参考地端(GND);电流采样模块(106),其第一输出端连接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级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输出级滤波模块(101),其输出端连接负载的输入端;脉冲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桥(BD),其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 开关管(102),其输入端和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共接于整流桥(BD)的输出端;二极管(D1),其阴极共接于开关管(102)的输出端和电流采样模块(106)的输入端,并且二极管(Dl)的阳极与整流桥(BD)的接地端、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输出级滤波模块(101)的接地端和负载的输出端共接于电源参考地端(GND); 电流采样模块(106),其第一输出端连接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输入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级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 输出级滤波模块(IOI),其输出端连接负载的输入端; 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其输出端连接至开关管(102)的控制端; 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 其中: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的负电源端、电流采样模块(106)的负电源端、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负电源端共接于信号参考地端(VSS); 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的正电源端、电流采样模块(106)的正电源端、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正电源端共接于电源电压(VC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流采样模块(106)包括:第一电阻(Rl)和放大子电路, 其中,第一电阻(Rl ),其第一端为电流采样模块(106)的输入端并连接开关管(102)的输出端,其第二端为电流采样模块(106)的第二输出端并连接输出级滤波模块(101)的输入端; 其中,放大子电路(1061),其第一、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两端,其输出端为电流采样模块(106)的第一输出端并连接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包括: 谷值电流检测模块(103),其输入端为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模块(106)的第一输出端,正电源端连接电源电压(VCC),负电源端连接信号参考地端(VSS),以及输出端为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第一输入端; 峰值电流检测模块(104),其输入端为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模块(106)的第一输出端,正电源端连接电源电压(VCC),负电源端连接信号参考地端(VSS),以及输出端为峰谷电流控制子电路(107)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第二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谷值电流检测模块(103)包括: 第一基准电压器(1031),用于输出第一基准电压; 第一比较器(U1),其同相输入端为谷值电流检测模块(103)的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模块(106)的第一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器(1031),正电源端连接电源电压(VCC),负电源端连接信号参考地端(VSS),以及输出端为谷值电流检测模块(103)的输出端,连接脉冲信号生成模块(105)第一输入端; 所述峰值电流检测模块(104)包括: 第二基准电压器(1041),用于输出第二基准电压; 第二比较器(U2),其反相输入端为峰值电流检测模块(104)的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模块(106)的第一输出端,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器(1041),正电源端连接电源电压(VCC),负电源端连接信号参考地端(VSS),以及输出端为峰值电流检测模块(104)的输出端,连接脉冲信号生成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凌云,王乐康,李照华,林道明,赵春波,谢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