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09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包括保持架和贯穿螺接在该保持架上的调节螺杆;保持架上枢接有至少二个拉爪,该至少二个拉爪以调节螺杆中心为中心的周向分布;该拉爪的远离该保持架的端部上形成有可卡止在轴承外圈端部上的卡钩,该卡钩向远离该至少二个拉爪围成圆周中心的方向延伸;该调节螺杆的螺杆端部与该拉爪之间设有撑开机构,该撑开机构在该调节螺杆的驱动下可撑开该至少二个拉爪。采用这种结构后,拉爪的张开程度不同可以适应不同型号轴承的外圈的尺寸,并且不受轴承类型的限制,例如也适于拨拉锥轴承外圈;另外,在进行拨拉工作时轴承外圈的端部受到作用力,其环形凹槽不受力,因此,不易损伤轴承外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拆卸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拆卸轴承外圈的拨拉器。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机械维修行业中,特别是汽车维修行业中,会碰到很多需要拆 卸轴承的工作。而设计承载需要承受轴向载荷的轴类零件的方式,都会选用 两端锥轴承固定的方式,例如轿车用变速器内部副轴通常采用的圆锥滚子轴 承,它的特点是轴承内外圈分离,轴承外圈以紧配合方式装配在箱体轴承孔 内。这样就给轴承的拆卸工作带来的较大的困难。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610048903.2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外圈拉出器,包括 一个圆筒形的主体,在主体中心穿有一根螺杆,螺杆通过螺纹与主体相联 接,所述的主体的端部固连着一个圆筒形的滑块座,其外径略小于本拉出器 所应用的轴承外圈的内径,滑块座上开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内装有滑块,在 所述的主体外套接有一个衬套,衬套的端部可以插入所述的滑块座内,且使 滑块座中的滑块凸出滑块座的外侧面。这种轴承内外圈拉出器用于拨拉轴承 外圈时,依靠衬套的端部可以插入滑块座内将滑块顶凸出滑块座的外侧面, 使滑块抵顶轴承外圈上的环形凹槽中,然后转动螺杆,使螺杆的顶端抵顶轴 承座,通过轴承座对螺杆的反作用力将轴承外圈顶离轴承座。这种轴承内外 圈拉出器的缺点是适用范围窄, 一种型号的轴承就要配套一套这种拉出器 (拉拔器),这样,对于不同型号轴承的拆卸就要配备相当数量的拉拔器, 成本可想而知。另外,轴承内圈与轴或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越紧,这种 轴承内外圈拉出器的滑块作用在轴承内圈或外圈上的力越大,而且这种力的 方向是朝着不利于轴承拉拔的方向,并且在顶出轴承外圈或拉出轴承内圈过 程中容易对轴承外圈或内圈上的环形凹槽造成损伤,所以对拉拔工作来说增 加了难度。再者这种装置的使用对象是内外圈散架的深沟球轴承,而对锥轴 承外圈的拉拔工作,却起不了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可用于拨拉不 同型号的轴承外圈,而且可以拨拉锥轴承外圈,不易损伤轴承外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包括保持架3和贯穿螺接在该保持架3上的调节螺杆1 ;其中,所述保持架3上枢接 有至少二个拉爪4 ,该至少二个拉爪4以所述调节螺杆1中心为中心的周向 分布;该拉爪4的远离该保持架3的端部上形成有可卡止在轴承外圈6端部 上的卡钩41,该卡钩41向远离该至少二个拉爪4围成圆周中心的方向延伸; 该调节螺杆l的螺杆端部与该拉爪4之间设有撑开机构,该撑开机构在该调 节螺杆1的驱动下可撑开该至少二个拉爪4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拉爪4包括相连的撑开段42和工 作段43;该撑开段42枢接在所述保持架3上,该撑开段42与工作段43的连接 点相比其与保持架3的枢接点更接近该至少二个拉爪4围成圆周的中心;所 述卡钩41形成在该工作段43的自由端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工作段43与所述撑开段42的连接 点相比该工作段43的自由端更接近所述至少二个拉爪4围成圆周的中心。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撑开机构为固定在调节螺杆l的 螺杆端部的调节块5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调节块5的远离所述调节螺杆1 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邻近调节螺杆1的端部的径向尺寸。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调节块5呈半球状、圆台状或者 楔形。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撑开机构为连杆,该连杆的一端 枢接在调节螺杆l的螺杆端部上,另一端枢接在拉爪4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其还包括顶出螺杆10;所述调节螺杆 1上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内螺纹孔,所述调节块5上开设有与该内螺纹孔贯通 的通孔;该顶出螺杆10螺接在该内螺纹孔上,且其螺杆顶端可穿过该通孔抵 顶在轴承座7底部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其还包括螺接在所述调节螺杆1上的 滑杆8和可滑动套设在该滑杆8上的滑锤9 ;该滑杆8远离该调节螺杆1的 部位上形成有凸肩81,该凸肩81的径向尺寸大于该滑锤9内孔孔径,且该凸肩81到该调节螺杆1的距离大于该滑锤9的轴向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其还包括螺接在所述调节螺杆1上的 拉出螺母ll和卡套在该调节螺杆1上并可卡止在轴承座7端部上的支撑板 12;所述拉出螺母11可卡止在该支撑板12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保持架上枢接有至少二个拉爪,拉 爪上形成有卡钩,调节块在调节螺杆驱动下可撑开拉爪,是卡钩卡止在轴承 外圈端部上,因此,拉爪的张开程度不同可以适应不同型号轴承的外圈的尺 寸,并且不受轴承类型的限制,例如也适于拨拉锥轴承外圈;另外,在进行 拨拉工作时轴承外圈的端部受到作用力,其环形凹槽不受力,因此,不易损 伤轴承外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技术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局部结构的示 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局部结构的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的第一实施例,包 括调节螺杆l、保持架3、拉爪4、调节块5、顶出螺杆IO。调节螺杆1贯穿螺接在该保持架3上;保持架3上枢接有三拉爪4,三 个拉爪4以调节螺杆1中心为中心的周向均匀分布;拉爪4包括相连的撑开 段42和工作段43;该撑开段42枢接在保持架3上,该撑开段42与工作段43的 连接点相比其与保持架3的枢接点更接近该三个拉爪4围成圆周的中心;工 作段43与撑开段42的连接点相比该工作段43的自由端更接近该三个拉爪4围 成圆周的中心;在该工作段43的自由端上形成有可卡止在轴承外圈6端部上的卡钩41,该卡钩41向远离该三个拉爪4围成圆周中心的方向延伸。调节螺 杆1的螺杆端部位于该三个拉爪4之间,调节块5以螺接、铆接或焊接的方 式固定在调节螺杆1的螺杆端部,优选为螺接;调节块5呈半球状、圆台状 或者楔形,其远离调节螺杆1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邻近调节螺杆1的端部 的径向尺寸。这样,该调节块5形成撑开机构,在该调节螺杆l的驱动下可 撑开该三个拉爪4,使卡钩41能卡钩在轴承外圈6的端部上,三个拉爪4张 开程度不同可以适应不同型号轴承的外圈的尺寸。调节螺杆1上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内螺纹孔,调节块5上开设有与该内螺 纹孔贯通的通孔;该顶出螺杆10螺接在该内螺纹孔上,且其螺杆顶端可穿过 该通孔抵顶在轴承座7底部上。本实施例适于拉拔直径较大的轴承外圈,且轴承座的底部可承受较大的 压力的情况。在执行拉拔轴承外圈工作时,首先,旋转调节螺杆l,驱动调 节块5抵顶该三个拉爪4的撑开段42,使三个拉爪4的工作段43撑开,使卡 钩41卡钩在轴承外圈6的端部上,拉爪4的撑开段42作用点会受到反作用 力,从而传递到调节块5上迫使调节块5有向上退回的趋势,但是由于调节 螺杆1和保持架3采用螺纹连接,螺纹的自锁功能恰好能抵消调节块5向上 退回的作用力,从而保证了调节块5能可靠地抵顶在拉爪4的撑开段42作用 点上,使卡钩41能有效的作用在轴承外圈6上而不脱出;然后,旋转顶出螺 杆10,使顶出螺杆10的螺杆顶端穿过调节块5上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外圈拨拉器,包括保持架(3)和贯穿螺接在该保持架(3)上的调节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上枢接有至少二个拉爪(4),该至少二个拉爪(4)以所述调节螺杆(1)中心为中心的周向分布;该拉爪(4)的远离该保持架(3)的端部上形成有可卡止在轴承外圈(6)端部上的卡钩(41),该卡钩(41)向远离该至少二个拉爪(4)围成圆周中心的方向延伸;该调节螺杆(1)的螺杆端部与该拉爪(4)之间设有撑开机构,该撑开机构在该调节螺杆(1)的驱动下可撑开该至少二个拉爪(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煜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