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809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传热管,包括管主体和台阶状结构,管主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外翅片,彼此相邻的外翅片之间形成翅间槽,台阶状结构分别贴合翅间槽的底面和其中一个侧壁,台阶状结构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由两表面相交形成的凸缘,第一和第二表面分别与侧壁和底面相交。较佳地,第一表面和侧壁形成尖锐转角,第二表面和底面形成尖锐转角,曲率半径是0到0.01mm。第一表面和侧壁形成的角度≤90°,或第二表面和底面形成的角度≤90°。台阶状结构的高度Hr与翅间槽的高度H满足下列关系:Hr/H≥0.2。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使得管外表面与管外液体之间的沸腾系数得到显著提高、沸腾换热得到显著强化,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设备
,特别涉及蒸发传热管
,具体是指一种蒸发传热管,用来强化提高满液式蒸发器和降膜式蒸发器的热交换性能。
技术介绍
在制冷与空调用冷冻机中,满液式蒸发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大多为壳管式换热器,这其中,制冷剂在管外蒸发相变换热,载冷剂或冷却剂(例如水)在管内流动换热。因为制冷剂侧热阻占主要部分,需要采用强化换热技术,对于蒸发相变传热,有许多专门针对该类工艺过程的传热管。传统的用于满液式蒸发强化表面的传热管结构如图1 图3所示,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满液式蒸发中泡核沸腾的机理,通过机械加工在管主体5的外表面成翅,滚花,平滚轮滚压,在管主体5的外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或者翅间槽2等,从而提供泡核沸腾的核心,以强化蒸发换热。 传统传热管结构描述如下,管主体5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分布有螺旋状延伸或彼此平行的外翅片1,彼此相邻的外翅片I之间沿周向形成翅间槽2,同时管主体5的内表面分布有来复线式的内螺纹3,具体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形成蒸发管所需的多孔表面,通常在外翅片I顶部开槽,并且在顶部滚压,利用翅顶材料弯曲或平展在翅间槽2顶部形成具有较小的开口 4的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传热管,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外翅片,彼此相邻的外翅片之间形成翅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传热管还包括台阶状结构,所述台阶状结构分别贴合所述翅间槽的底面和其中一个侧壁,所述台阶状结构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由两表面相交形成的凸缘,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面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2 CN 201210451660.21.一种蒸发传热管,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外翅片,彼此相邻的外翅片之间形成翅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传热管还包括台阶状结构,所述台阶状结构分别贴合所述翅间槽的底面和其中一个侧壁,所述台阶状结构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由两表面相交形成的凸缘,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面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侧壁形成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O到0.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底面形成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O到0.0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为尖锐转角,所述尖锐转角的曲率半径是O到0.0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侧壁形成的角度<90°,或所述第二表面 和所述底面形成的角度<9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侧壁形成的角度为30° 70°,或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底面形成的角度为30° 7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英罗忠安德烈亚斯·比尤特勒安德烈亚斯·施维塔拉
申请(专利权)人:沃林维兰德传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