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对热交换器板的叠堆,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的金属板形成,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内限定第一流路,并且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之间限定第二流路,每个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开口。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板,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的金属板形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所述热交换器形成热交换器板的叠堆,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的金属板形成。
技术介绍
从US 2007/0261829 Al已知上述类型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板具有三维结构图案,包括凸起部和中空部。凸起部和中空部被设置在相邻热交换器板的相应中空部和凸起部上,以形成热交换器的主侧和次侧上的流路。能改变热交换器板的图案的具体形状。作为替代,可使用包括箭尾形图案类型的热交换器板。热交换器用于将热量从主侧上的流体(即流经第一流路的流体)传递到次侧上的流体(即,流经第二流路的流体)上。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流体中的至少一种具有升高的压力。两个相邻板之间的连接必须足够牢固以耐受该压力。在存在足够凸起部和中空部的区域中这通常不存在问题。但是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对热交换器板(la,?lb,?lc)的叠堆,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的金属板形成,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内限定第一流路,并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之间限定第二流路,每个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开口(5?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la,?lb,?lc)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开口(9),所述辅助开口(9)具有形成凸缘(11,?13,?14)的升高边缘(10),所述凸缘(11,?13,?14)被插入到相邻板(lb,?lc)的对应辅助开口(9)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3 DK PA2012000661.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对热交换器板(la, lb, lc)的叠堆,所述热交换器板由具有三维结构图案的金属板形成,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内限定第一流路,并在所述多对热交换器板之间限定第二流路,每个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开口(5-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la,lb, lc)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开口(9),所述辅助开口(9)具有形成凸缘(11,13,14)的升高边缘(10),所述凸缘(11,13,14)被插入到相邻板(lb,lc)的对应辅助开口(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板(la,lb)的辅助开口(9)的凸缘(11,13)被连接到相邻板(lb,lc)的辅助开口(9)的凸缘(13,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辅助开口(9)的凸缘(11,13,14)形成筒体,并且稳定元件(15)被插入所述筒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最外面凸缘(11,14)被连接到所述稳定元件(15)。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辅助开口(9)定位在所述贯通开口(5-8)附近。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13,14)和所述板(la,lb, lc)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倒圆的,并且板(la,lb)的凸缘(11,13)越过所述过渡区域接触相邻板(lb,lc)的凸缘(13,14)。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端板(18),所述端板具有凸起部(19), 所述凸起部适于接收与所述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