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803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段以上不同管径的短管,各短管依次按内管径大小排列并互相串联从而构成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各短管的长度均为2mm至30mm,始端第一段管(5)的内管径D1最小,D1为0.4mm至1.1mm,相邻第二段管(7)的内管径D2为D1的1.1至2倍,与第二段管(7)相邻的第三段管的内管径D3为D2的1.1至2倍,以此类推第n段管的内管径是第n-1段管的内管径的1.1至2倍,末端的第n段管的内管径最大,n为自然数。其优点为:无单向阀,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焊口,降低泄漏隐患;完全避免单向阀产生的振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节流技术,尤其是进行制冷和制热运行的冷暖型空调器制冷系统中的一种变径双向节流短管技术。
技术介绍
制冷设备如制冷及制热两用空调器,在进行制冷及制热运行时,两种运行方式下的制冷剂流量要求不同;目前,主要是通过改变制冷及制热运行时制冷剂流过毛细管的长度不同来实现,在设计时通常采用如图1的结构。当制冷运行时,制冷剂从第一毛细管(I)的A端进入,经过第一毛细管(I)节流后直接经过单向阀2的E端流出。当制热运行时,制冷剂从单向阀2的E端进入,因单向阀(2)的阻断作用,制冷剂经第二毛细管(3)的D端进入,经过第二毛细管(3) —次节流后到达C端,再经过第一毛细管(I) 二次节流后从第一毛细管(I)的A端流出。采用这一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节流系统中增加了单向阀,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也增加了焊接口泄漏及单向阀产生噪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无单向阀的变径双向节流短管,代替冷暖型空调器中原用的带单向阀的节流元件,无论制冷系统在制冷及制热运行时,制冷剂都流过同一节流短管进行节流,以达到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段以上不同管径的短管,各短管依次按内管径大小排列并互相串联从而构成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各短管的长度均为2mm至30mm,始端第一段管(5)的内管径D1最小,D1为0.4mm至1.1mm,相邻第二段管(7)的内管径D2为D1的1.1至2倍,与第二段管(7)相邻的第三段管的内管径D3为D2的1.1至2倍,以此类推第n段管的内管径是第n?1段管的内管径的1.1至2倍,末端的第n段管的内管径最大,n为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段以上不同管径的短管,各短管依次按内管径大小排列并互相串联从而构成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各短管的长度均为2mm至30mm,始端第一段管(5)的内管径Dl最小,Dl为0.4mm至1.1mm,相邻第二段管(7)的内管径D2为Dl的1.1至2倍,与第二段管(7)相邻的第三段管的内管径D3为D2的1.1至2倍,以此类推第η段管的内管径是第η-l段管的内管径的1.1至2倍,末端的第η段管的内管径最大,η为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双向节流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邻两短管的连接处(6)设有倒角C,所述倒角C的范围为45°至180°,所有各短管同轴心。3.一种变径双向节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言生陈学锋吴治将綦尤训胡明军宋林娜丁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