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794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包括机壳、冷凝器和引水管;所述冷凝器上设有与换热管一样穿插于冷凝器翅片之间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进水端与引水管的出水端对接;所述渗水管上均布有排水孔且内部均匀设有吸水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凝结水再利用,有效的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并且有效的改善了空调周围的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特别涉及一种凝结水再利用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分体式空调器第一种是风冷式室外换热器,凝结水直接通过引水管排至室外;第二种是室内凝结水通过引水管流至室外机底盘上,通过电机带动打水轮将凝结水水雾化后喷打到冷凝器上。第一种没有对凝结水有效的利用,室外机换热系数低,换热效果也差,为了达到机器要求而不得不采用增加换热面积的方法,进而增加了成本、浪费了资源。第二种虽然也可以解决第一种方式的弊端,但是增加接水盘、电机、打水轮等零件。材料设备增多,结构复杂,打水轮工作时,与凝结水强烈地摩擦会增加室外机噪音。另一方面,机器运行过程中,因凝结水的量不稳定,打水量变化大,从而导致的机器的运行不稳定,制冷量、功率等参数变化波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凝结水再利用提高空调工作效率且节能环保的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机壳、冷凝器和引水管;所述冷凝器上设有与换热管一样穿插于冷凝器翅片之间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进水端与引水管的出水端对接;所述渗水管上均布有排水孔。上述渗水管设置在冷凝器的上端且处于所有换热管的上方。上述渗水管中均匀设置有吸水介质。上述渗水管中的吸水介质为脱脂棉或海绵或吸水树脂。上述渗水管的材质为铜或铝或塑料。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将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凝结水再利用,有效的提高了空调的能效;(2)本专利技术将凝结水有效再利用,做到无凝结水外排,保证了空调周边的环境卫生;(3)本专利技术相对应现有的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无噪音的有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渗水管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机壳1、冷凝器2和引水管4 ;所述冷凝器2上设有与换热管一样穿插于冷凝器翅片之间的渗水管3 ;所述渗水管3的进水端与引水管4的出水端对接;所述渗水管3设置在冷凝器2的上端且处于所有换热管的上方,以便实现浇淋;所述渗水管3上均布有排水孔3.1且内部均匀设置有吸水介质5,吸水介质5将凝结水吸收并均匀地分布在渗水管3内而不至于马上流出;待渗水管3内水分增多并超出吸水介质5的吸水率后,凝结水均匀的从排水孔3.1流至冷凝器2 ;冷凝器2通过凝结水的气化,吸收换热器热量,加快了换热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凝结水引至冷凝器2的过程,不消耗机器的功率,也不会增加机器的噪音,更加节能、环保、舒适;所述渗水管3中的吸水介质5为脱脂棉或海绵或吸水树脂;所述渗水管3的材质为铜或铝或塑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包括机壳(1)、冷凝器(2)和引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上设有与换热管一样穿插于冷凝器翅片之间的渗水管(3);所述渗水管(3)的进水端与引水管(4)的出水端对接;所述渗水管(3)上均布有排水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包括机壳(I)、冷凝器(2)和引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上设有与换热管一样穿插于冷凝器翅片之间的渗水管(3);所述渗水管(3)的进水端与引水管(4)的出水端对接;所述渗水管(3)上均布有排水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再利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3)设置在冷凝器(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德峰李福山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