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778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安装迅速,且不会装错电池的电池座的头灯;它包括灯体(2)和头箍(3),灯体(2)安装于头箍(3)上,灯体(2)内装有可插拨的电池座(1),电池座(1)内设有至少两个电池容置腔,每个电池容置腔内可安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均设有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至少有一种导电片为带有弹性触点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座(1)的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位于同一端;所有正极导电片(7)位于电池座(1)的一端,所有负极导电片(10)位于电池座(1)的另一端;相邻电池容置腔中的正负极导电片通过导电部件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灯,具体是指一种带有电池座的头灯。
技术介绍
头灯是户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装备,如夜间的徒步,夜间的露营,夜间的设备检修等都需要用到头灯。现有技术中的头灯多是采用电池供电,如七号干电池或是18650型的柱状锂电池。所述的电池多是采用三颗串联供电。三颗电池有的是直接安装于灯体的电池腔内,有的则是先将电池安装于电池座(或称电池盒)中,再将电池座装入灯体电池腔内。通过电池座来中转的结构相比于直接向电池腔内安装电池更加方便,因为这样即使头灯还带在用户的头上,用户可以在不取下头灯的情况下直接更换装好电池的电池座,或者将头灯上的电池座取下装入电池再装入头灯中。然而,现有技术中头灯所采用的电池座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池座的正负电极分别位于电池座的两端,用户将电池座装入头灯电池腔时需要看清电极才能装对,安装相对麻烦。2、电池座中的电池电极朝向不一致,为了便于电池之间的串联,电池座中的电池电极采用的多是朝向交替的设计即一节正装一节反装的交替安装结构,这样用户在将电池装入电池座中时容易装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安装迅速,且不会装错电池的电池座的头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头灯,它包括灯体和头箍,灯体安装于头箍上,灯体内装有可插拨的电池座,电池座内设有至少两个电池容置腔,每个电池容置腔内可安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均设有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至少有一种导电片为带有弹性触点的导电片;所述的电池座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位于同一端;所有正极导电片位于电池座的一端,所有负极导电片位于电池座的另一端;相邻电池容置腔中的正负极导电片通过导电部件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的电池座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位于同一端;所有正极导电片位于电池座的一端,所有负极导电片位于电池座的另一端;相邻电池容置腔中的正负极导电片通过导电部件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用户在安装电池座时只需要将一端插入到灯体的电池腔内并固定即可,因为正负极输出端位于同一端,只要将正负极所在的一端插入到电池腔中即可,另一端可以露出于电池腔外,这样用户在装入电池座时不容易出错。另外由于电池座内的电池容置腔中的导电片都是同向的,所以用户在将电池安装到电池座中时,也不用考虑是否要轮流颠倒电池方向,将所有电池按同一个方向装入即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安装迅速,且不会装错电池的电池座的头灯。作为改进,所述的电池座内设有三个电池容置腔,所述的三个电池容置腔由三根限位柱连接于主电极端和手持端之间形成,三根限位柱成品字型结构,每相邻的两根限位柱之间可以卡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的正极导电片均设置在主电极端的内端面上;每个电池容置腔中的负极导电片均设置在手持端的内端面上;所述的电池座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均位于主电极端的外端面上,且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设有绝缘部件。三个容置腔成品字形结构分布,空间布置更加紧凑,三颗电池的外表面两两相切,取出电池时,只需用力按压任意一颗电池,另外两颗电池就会被挤出于电池容置腔。电池的取出十分方便快捷。作为改进,所述的导电部件为导电棒,所述的导电棒穿在限位柱内,用于使电池容置腔连接成串联结构。导电棒比导线稳定性更好。作为改进,所述的绝缘部件为绝缘环,绝缘环的环内为正极输出端,环外为负极输出端,绝缘环突出于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所在的平面。该结构可防止电池座竖向放置且电极输出端朝下时出现短路现象,如果绝缘环没有突出,则电池座竖向放置于导电体上时容易出现短路使电池损坏。作为改进,所述的负极输出端的外圈还设有将负极输出端圈住的架空环,架空环同样突出于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所在的平面,且突出高度与绝缘环相同。架空环与绝缘环双环支撑,电池座在竖向放置时更加平稳,且不会短路,也有利于与对应的插座对接。作为改进,所述的手持端上设有防滑圈,防滑圈与手持端的内表面的外圈相接,防滑圈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该结构可以防止手持端在旋转过程中打滑。作为改进,所述的负极导电片为C字型弹性导电片,C型弹片结构简单,更换与维护方便。作为改进,所述的三根限位柱之间的间隔在靠近正极输出端的一端窄于待装入的电池的直径,在靠近负极输出端的一端宽于待装入的电池的直径。该结构进一步限制了用户装入电池时的方向,即只能是将负极一端先装入,使电池负极与电池容置腔内的负极导电片相抵,然后向下按压负极导电片,这样电池的正极端向下运动一小段距离,错开所述的窄于电池直径的一段后即可向内装入。而如果用户将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导电片相抵,则由于正极的端面小,不能很好的与负极导电片相贴,会出现电池装不牢固的情况。综上,用户在安装电池时只能按正确的方向才能装好电池,即使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中,只要电池顺利装入了电池容置腔中就表示电池已经安装正确了。显然该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安装的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头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头灯中电池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转动一个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侧面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右视图。如图 所示:1、电池座,2、灯体,3、头箍,4、主电极端,5、限位柱,6、手持端,7、正极导电片,8、正极输出端,9、负极输出端,10、负极导电片,11、凹槽,12、绝缘环,13、架空环,14、防滑圈。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到附图6,一种头灯,它包括灯体2和头箍3,灯体2安装于头箍3上,灯体2内装有可插拨的电池座1,电池座I内设有至少两个电池容置腔,每个电池容置腔内可安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均设有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至少有一种导电片为带有弹性触点的导电片;所述的电池座I的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位于同一端;所有正极导电片7位于电池座I的一端,所有负极导电片10位于电池座I的另一端;相邻电池容置腔中的正负极导电片通过导电部件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所述的电池座I内设有三个电池容置腔,所述的三个电池容置腔由三根限位柱5连接于主电极端4和手持端6之间形成,三根限位柱5成品字型结构,每相邻的两根限位柱5之间可以卡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的正极导电片7均设置在主电极端4的内端面上;每个电池容置腔中的负极导电片均设置在手持端6的内端面上;所述的电池座I的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均位于主电极端4的外端面上,且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之间设有绝缘部件。所述的导电部件为导电棒,所述的导电棒穿在限位柱5内,用于使电池容置腔连接成串联结构。所述的绝缘部件为绝缘环12,绝缘环12的环内为正极输出端8,环外为负极输出端9,绝缘环12突出于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所在的平面。所述的负极输出端9的外圈还设有将负极输出端9圈住的架空环13,架空环13同样突出于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所在的平面,且突出高度与绝缘环12相同。所述的手持端6上设有防滑圈14,防滑圈14与手持端6的内表面的外圈相接,防滑圈14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所述的负极导电片10为C字型弹性导电片。所述的三根限位柱5之间的间隔在靠近(相距Icm左右)正极输出端8的一端窄于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灯,它包括灯体(2)和头箍(3),灯体(2)安装于头箍(3)上,灯体(2)内装有可插拨的电池座(1),电池座(1)内设有至少两个电池容置腔,每个电池容置腔内可安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均设有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至少有一种导电片为带有弹性触点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座(1)的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位于同一端;所有正极导电片(7)位于电池座(1)的一端,所有负极导电片(10)位于电池座(1)的另一端;相邻电池容置腔中的正负极导电片通过导电部件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灯,它包括灯体(2)和头箍(3),灯体(2)安装于头箍(3)上,灯体(2)内装有可插拨的电池座(I),电池座(I)内设有至少两个电池容置腔,每个电池容置腔内可安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均设有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正极导电片(7)和负极导电片(10)至少有一种导电片为带有弹性触点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座(O的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位于同一端;所有正极导电片(7)位于电池座(I)的一端,所有负极导电片(10)位于电池座(I)的另一端;相邻电池容置腔中的正负极导电片通过导电部件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座(I)内设有三个电池容置腔,所述的三个电池容置腔由三根限位柱(5)连接于主电极端(4)和手持端(6)之间形成,三根限位柱(5)成品字型结构,每相邻的两根限位柱(5)之间可以卡装一颗电池;每个电池容置腔中的正极导电片(7)均设置在主电极端(4)的内端面上;每个电池容置腔中的负极导电片均设置在手持端(6)的内端面上;所述的电池座(I)的正极输出端(8)与负极输出端(9)均位于主电极端(4)的外端面上,且正极输出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Y·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