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建设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当连续梁预应力钢束管道压浆完毕后,底板发生崩裂,无法通过重新在梁体内张拉预应力钢束的方式完成维修加固。传统加固方法一般均为补强方法,如箱梁底板粘贴钢板、底板增加体外预应力钢束加固方案。底板粘贴钢板方案要使所贴钢板发挥作用,必须保证钢板与梁体混凝土共同受力,变形协调实施难度大,技术上难度很大,且修补后的混凝土在运营荷载作用下将承受较大的拉应力。底板顶增设体外预应力钢束方案,会使底板预应力度显著增大,致使连续梁内力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底板混凝土始终处于高应力状态,梁体后期徐变很大;在锚固块前后的局部拉应力和局部压应力都较大,结构局部构造设计与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克服现有方法只在补强方面做文章,给既有梁体带来的很多负面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凿除崩裂段落箱梁底板开裂的混凝土 ; 步骤二:在梁体跨中范围内由两侧向中间对称均匀分层堆载施加预压荷载,使箱梁顶板受压,底板受拉;堆载过程中实时监测相应截面的下挠值,并与理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连续梁底板崩裂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凿除崩裂段落箱梁底板开裂的混凝土;步骤二:在梁体跨中范围内由两侧向中间对称均匀分层堆载施加预压荷载,使箱梁顶板受压,底板受拉;堆载过程中实时监测相应截面的下挠值,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确保既有结构安全;步骤三:钻孔植入新增补强钢筋,并对原设计底板顶底层钢筋网片复位,绑扎固定,清除钢筋表面浮浆;步骤四: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由两侧向中间对称均匀卸载至零;梁体的弹性上拱使底板增压,顶板减压,相当于施加了预应力;实测对应截面的上拱值,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确定加固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海,李承根,陈举,郑继平,唐英,张多平,殷俊章,彭强,齐绪平,刘红绪,赵会平,闫希文,张景利,张祥君,邓创成,姬伟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