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调光PVB膜和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的制备方法,把高温相或低温相具有相变功能的含有掺杂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分散到具有粘结性的PVB树脂中,搅拌形成PVB浆料,然后通过涂敷或者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膜片;按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智能调光PVB膜通过热压成型置入两层玻璃之间,得到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膜不需要任何粘结剂和额外的工艺即可成型于玻璃之上,一次成型,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工艺,进而降低了智能玻璃的成本,同时智能调光层的稳定性和寿命大大提高。该夹胶玻璃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车窗隔热等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光PVB膜及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
技术介绍
:目前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正丁醛与PVA水溶液进行缩合反应而得的合成树脂,具有透明,耐光、耐水、成膜和抗冲性能,对玻璃、金属、木材、陶瓷、皮革、纤维等材料有较好的粘接性能,是世界上玻璃最好的粘合剂,因此其主要用途是在层压安全玻璃制造中作为中间粘合薄膜层。目前,约89%的PVB用于生产建筑以及汽车行业的安全玻璃。在能源供应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节能降耗是世界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在建筑的四大围护部件中,通过门窗散失的热量约占整个建筑采暖及空调耗能的5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节能窗的研究工作,如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等。我国建筑业的节能主要体现在窗户设计和照明节电上,对节能窗的使用较少。二氧化钒是一种具有相变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钒单晶材料在68度可以发生相转变,从低温的 单斜半导体态转变为高温下的四方金属态,即发生M相(低温相)到R相(高温相)的转变。在相结构转变的同时,二氧化钒材料的光学,电学,磁学等物理性能也发生突变。在光学方面,二氧化钒由于结构的转变可以由低温的红外透明态到高温的红外反射态的转变,从而达到反射红外线和太阳光的目的。二氧化钒的相转变温度可以通过掺杂剂的含量进行调节,从-20度至68度。因此,用二氧化钒制备的薄膜可以实现智能调节太阳光和红外线的目的,在节能涂层,光存储材料,激光防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常用的制备含有二氧化钒涂层的方法主要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设备昂贵、成本高及工艺复杂,成膜面积小,不适合批量生产等局限。专利 CN102399072A,CN102120615A, CN102464354A,CN102336528A 都提到了把二氧化钒粉体分散后涂膜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方法中用到的分散体系在基体上均没有很好的粘结性,只能在特定的基体上进行涂敷,极大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即使涂敷于柔性基材上的涂层仍需要施加一层安装胶后才能使用,不仅增加了膜层工艺的复杂性,而且增加了薄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光PVB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智能调光PVB (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的制备方法,把R相(高温相)或M相(低温相)具有相变功能的含有掺杂剂的二氧化钒(VO2)纳米粉体分散液分散到具有粘结性的PVB树脂中,搅拌形成PVB浆料,然后通过涂敷或者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膜片;所述涂敷指在PVB膜片上涂敷一层含有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PVB浆料;所述的挤出成型是把含有氧化钒的PVB浆料挤出后流延拉制成不同规格的智能调光PVB膜片;所述掺杂剂选自钨、钥、铌、钽、锆、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掺杂剂的含量为VO2摩尔含量的0-5% ;所述PVB浆料中二氧化钒的含量为l-100g/L,更优选范围为10-75g/L。所述的VO2纳米粉体的粒径优选为20-500nm。 所述VO2纳米粉体分散液,VO2在分散剂中的质量分数为0.5-20%,所述分散剂为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苯、甲苯、二甲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丙酮、甲基丁酮、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丁醚、乙腈、吡啶、二氯甲烷、氯苯、二氯苯、乙醚或石油醚中的至少一种。一种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的制备方法,将按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智能调光PVB膜通过热压成型置入两层玻璃之间,形成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夹胶玻璃。所述玻璃为普通玻璃、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膜不需要任何粘结剂和额外的工艺即可成型于玻璃之上,一次成型,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工艺,进而降低了智能玻璃的成本,同时由于智能调光层位于两层玻璃之间,减少了由于空气的氧化和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使得智能调光层的稳定性和寿命大大提高。该夹胶玻璃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车窗隔热等方面。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智能调光膜和本专利技术智能调光膜对比示意其中,(I)、传统智能调光玻璃结构;⑵、智能调光贴膜玻璃结构;⑶、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调光玻璃结构;a、玻璃;b、调光膜层;c、粘结层;d、保护膜层;e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I)取0.5g的未掺杂的二氧化钒粉体;V02粒子的粒径为IOOnm ;(2)用乙醇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二氧化钒分散液;(3)把二氧化钒的分散液加入一定量的PVB树脂中,搅拌后形成二氧化钒含量为lg/L的PVB浆料; (4)将PVB浆料挤出后流延拉制,即得智能调光PVB膜,(5)把智能调光PVB膜夹在两片普通玻璃之间,通过热压成型即得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实施例2(I)取0.5g钨摩尔含量为0.5%的二氧化钒粉体;V02粒子的粒径为20nm ;(2)用丙酮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1%的二氧化钒分散液;(3)把VO2的分散液加入PVB树脂中,搅拌后形成VO2含量为10g/L的PVB浆料;(4)将PVB浆料挤出后流延拉制,即得智能调光PVB膜,(5)把智能调光PVB膜夹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通过热压成型即得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实施例3(I)取0.5g钨摩尔含量为1%的二氧化钒粉体;V02粒子的粒径为50nm ;(2)用二甲苯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二氧化钒分散液;(3)把VO2的分散液加入PVB树脂中,搅拌后形成VO2含量为15g/L的PVB浆料;(4)将PVB浆料挤出后流延拉制,即得智能调光PVB膜,(5)把智能调光PVB膜夹在两片普通玻璃之间,通过热压成型即得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实施例4(I)取0.5g钥摩尔含量为2%的二氧化钒粉体;V02粒子的粒径为300nm ;(2)用乙酸乙酯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二氧化钒分散液;(3)把VO2的分散液加入PVB树脂中,搅拌后形成VO2含量为50g/L的PVB浆料;(4)将PVB浆料挤出后流延拉制,即得智能调光PVB膜,(5)把智能调光PVB膜夹在两片半钢化的玻璃之间,通过热压成型即得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实施例5(I)取0.5g氟摩尔含量为3%的二氧化钒粉体;V02粒子的粒径为150nm ;(2)用乙二醇单甲醚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二氧化钒分散液;(3)把VO2的分散液加入PVB树脂中,搅拌后形成VO2含量为60g/L的PVB浆料;(4)将PVB浆料挤出后流延拉制,即得智能调光PVB膜,(5)把智能调光PVB膜夹在两片普通玻璃之间,通过热压成型即得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实施例6(I)取0.5g锆摩尔含量为5%的二氧化钒粉体;V02粒子的粒径为500nm ;(2)用石油醚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二氧化钒分散液;(3)把VO2的分散液加入PVB树脂中,搅拌后形成VO2含量为75g/L的PVB浆料;(4)将PVB浆料刮涂于不含VO2的PVB膜片之上,形成智能调光PVB膜片;(5)把智能调光PVB膜夹在两片普通玻璃之间,通过热压成型即得智能调光PVB夹胶玻璃。实施例7(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调光PVB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高温相或低温相具有相变功能的含有掺杂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分散到具有粘结性的PVB树脂中,搅拌形成PVB浆料,然后通过涂敷或者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膜片;所述掺杂剂选自钨、钼、铌、钽、锆、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掺杂剂的含量为二氧化钒摩尔含量的0?5%;所述PVB浆料中二氧化钒的含量为1?100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光PVB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高温相或低温相具有相变功能的含有掺杂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分散到具有粘结性的PVB树脂中,搅拌形成PVB浆料,然后通过涂敷或者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智能调光性能的PVB膜片;所述掺杂剂选自钨、钥、铌、钽、锆、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掺杂剂的含量为二氧化钒摩尔含量的0-5% ;所述PVB浆料中二氧化钒的含量为l-100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PVB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粒径为20-5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PVB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二氧化钒在分散剂中的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肖秀娣,史继富,熊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