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技术。
技术介绍
碳量子点(CQDs,以下简称为碳点),因其良好的发光性能,优良的光稳定性,以及低毒性而被研究者们广泛关注。2006年,由Sun等人报道了表面被有机物钝化的碳纳米颗粒可以发出可见光,首先制得了碳点。2007和2008年有人又相继报道了两种方法制备发光碳纳米颗粒。分别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制备碳点和通过酸煮处理蜡烛灰的方法制备碳点。近期,Pang等用电化学法氧化石墨电极得到了可以发出多种颜色荧光的碳点。相较而言,以上所述的碳点都有些比较明显的缺陷,比如量子产率较低,半峰宽较宽等,而最普遍的现象是在聚集的时候,荧光会被猝灭掉,这也是荧光分子和量子点的通病。而一种新现象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克服量子点在聚集的时候荧光被猝灭的缺点,这种新现象就是聚集导致荧光增强。这种新现象最开始是由唐本忠教授在研究有机小分子时发现的。这种特殊的性质可以使某些经过设计的有机小分子在聚集的时候荧光不但不会被猝灭反而会增强。而这种独特的性质现在仅仅在有机小分子被发现,而在无机纳米颗粒中还没有相关报道。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简单方法制备高量子产率并且具有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聚集导致荧光增强性质的高荧光量子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将对位聚苯掺杂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衬用超纯水洗净待用;步骤2:按质量比为1:10:10,取富勒烯(C60)、氢氧化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按1:59的体积比量取1%双氧水和超纯水,且富勒烯(C60)与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将以上反应物加入步骤(1)的反应釜内衬中;步骤3:将反应釜内衬放入反应釜釜体中,加盖密封,然后将反应釜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50±5°C反应一个小时,然后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棕色溶液;步骤4:以12000±5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聚集导致荧光增强性质的高荧光量子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对位聚苯掺杂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衬用超纯水洗净待用; 步骤2:按质量比为1:10:10,取富勒烯(C6Q)、氢氧化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按1:59的体积比量取1%双氧水和超纯水,且富勒烯(C6tl)与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将以上反应物加入步骤(1)的反应釜内衬中; 步骤3:将反应釜内衬放入反应釜釜体中,加盖密封,然后将反应釜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50±5° C反应一个小时,然后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棕色溶液; 步骤4:以12000±5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转移到离心管中即得到产物高荧光量子产率碳量子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聚集导致荧光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