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文物的加固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5418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质文物加固剂、所述加固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质文物加固中的应用,属于文物保护修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加固剂包括松香10~15份、虫胶5~10份和溶剂75~85份。所述加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松香和虫胶混合后一起溶于溶剂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加固方法包括溶剂置换、加固剂渗透、干燥工序,对于颜色较深的加固对象还包括脱色步骤。试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加固剂能有效降低木质文物的吸湿性、提高其防腐性,处理深度大,无防护死角;所述加固剂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工艺适应性强;所述加固方法能有效提高木质文物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加固后文物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此外,所述加固剂及加固方法还具有优良的可逆性,适用于各种木质文物的加固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文物保护修缮
,具体涉及一种木质文物加固剂、加固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质文物加固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现代考古学领域木质文物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考古发掘的木质文物,由于长期处在地下,历经漫长岁月的侵蚀,木材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理化性能等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些文物出土后如不及时进行相关处理或者处理不当,轻则干裂,重则变形及风化消失。为使这些文物出土后免遭继续损坏,同时还能用于出土展览,必须对出土的木质文物进行填充加固等保护处理。因此,科学保护好这些木质文物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木质文物加固保护常用的加固剂有达玛树脂、乳香胶、聚乙二醇、丙烯和甲基丙烯化合物、有机硅聚合物、甲醛类树脂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各种问题。如较早用于木材保护的明矾,其渗透性较弱,且用之处理过的木材内部有硫酸的释放,这表明,明矾处理后的木质文物酸性较大,以至于内部残存的木质素可能被降解;后被应用的聚乙二醇,虽然聚乙二醇可逆,但是这种材料会在被处理物体内部随着时间随机降解开裂,稳定性较差,如用聚乙二醇处理的瑞典vasa号军舰,颜色较深,近乌黑,纹理不清楚,失去了木材的天然色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质文物加固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加固剂含有:松香10~15份、虫胶5~10份和溶剂75~8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文物加固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加固剂含有:松香1(Γ15份、虫胶5 10份和溶剂75 8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文物加固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加固剂含有:松香12份、虫胶8份、溶剂8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木质文物加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中任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文物加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按配方比例量取松香和虫胶,在1(T40°C下,混合后一起溶解于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得松香和虫胶的混合溶液,即所述木质文物加固剂。5.如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文物加固剂应用于木质文物加固的方法,包括溶剂置换、加固剂渗透、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溶剂置换:将待加固的木质文物在1(T40°C下浸泡于脱水剂中,每隔0.5^1小时换一次脱水剂,每12立方厘米体积处理3 4次,然后将木质文物浸泡在脱水剂中浸泡2 3天使其被脱水剂饱和,木质文物的重量不再变化; B、加固剂渗透:将被脱水剂饱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坚傅婷夏炎罗蓓李君伍建玲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