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鳞式防护罩,包括底层鳞片、中间层鳞片、外层鳞片,上述三种鳞片依次叠加安装在一起,其特征为:底层鳞片、中间层鳞片、外层鳞片上开有窗口,底层鳞片和中间层鳞片开有导向窗,导向窗与导向块的宽度相等,外层鳞片内侧上面安装有导向块,中间层鳞片和外层鳞片上有限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借鉴传统防护罩的各种优点,吸收鱼鳞仿生学的特点,从结构上进行变革,彻底解决了上述缺陷,使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适用范围更广,尤其是能满足传统防护罩无法解决的结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导轨防护用的护罩,尤其涉及一种鱼鳞式防护罩。
技术介绍
导轨是影响机床精度的关键核心精密部件,其质量和性能能否长期可靠保持,并免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可靠、必要的防护措施尤为重要。常用的防护罩结构有伸缩式、风琴式、卷帘式、盔甲式。伸缩式防护罩为钢制材料结构,防护及密封性能较好,但对安装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不适用空间狭窄的场合。风琴式防护罩为增强尼龙布材料结构,具有压缩小和行程长的优点,但因其表面凸凹不平,材质柔软,无法负载和耐高温,只适合防尘的场合。卷帘式防护罩的裙帘材料为铝型材或尼龙纤维布,具有占用空间小、行程大、速度快的优点,但无法实现严密防护,切屑和灰尘容易从侧面进入,只适合简易防护。盔甲式防护罩罩面为轻薄型钢板,罩身形似风琴式防护罩,罩身的每个折层均安装钢板,钢板间相互搭接组成了较平整的表面,除具有风琴式防护罩的优点外,表面耐高温,但其罩身为增强尼龙材料,仍无法承受较重的金属切屑和其它重物。目前使用各种防护罩均受到一定场合和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在空间狭窄、防护密封性能好,并可承受切屑、高温、冷却液、油污的冲击和侵蚀的条件下,现有的防护罩均无法适应;随着机床结构不断紧凑化,对新型结构的防护罩要求愈加剧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适合空间狭窄,防护密封性能好,并可承受切屑、高温、冷却液、油污等因素的冲击和侵蚀,更长期有效可靠地保护机床导轨的钢制防护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鱼鳞式防护罩,包括底层鳞片、中间层鳞片、外层鳞片,上述三种鳞片依次叠加安装在一起,其特征为:底层鳞片、中间层鳞片、外层鳞片上开有窗口,底层鳞片和中间层鳞片开有导向窗,导向窗与导向块的宽度相等,外层鳞片内侧上面安装有导向块,中间层鳞片和外层鳞片上有限位板。进一步,所述的中间层鳞片和底层鳞片的导向窗的长度从外层向内层依次递增,递增的长度一致,所述的导向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层鳞片内侧。进一步,所述的鱼鳞式防护罩上共安装有三块中间层鳞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借鉴传统防护罩的各种优点,吸收鱼鳞仿生学的特点,从结构上进行变革,彻底解决了上述缺陷,使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适用范围更广,尤其是能满足传统防护罩无法解决的结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图。附图中:1、底层鳞片;2、中间层鳞片;3、限位板;4、外层鳞片;5、导向块;6、导向窗;7、安装窗;8、螺钉。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床导轨用的鱼鳞式防护罩。传统的防护罩均受安装空间、密封效果等条件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打破了原传统防护罩结构的限制,灵感来源于鱼鳞,充分利用鳞片较薄的厚度尺寸优势,可安装在狭窄的空间,所使用的材料均为不锈钢等钢制材料,并可承受切屑、高温、冷却液、油污等使用环境因素的影响,更长期有效可靠地保护机床导轨是机床防护结构的重大创新。因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罩主要零件为不同数量钢制钣金(本专利技术形象称之为鳞片)按一定比例设计,无论是在静态,还是运动状态,均形似鱼鳞,故称之为鱼鳞式防护罩。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一种鱼鳞式防护罩,底层鳞片I被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外层鳞片4被固定在移动部件上,各鳞片间紧密贴合并可沿设定的方向相互滑动,该鳞片特征是:从底层至表层,鳞片的外形及内部空间尺寸按一定的比例逐步缩小,外形和内部空间形状依照固定部件和移动部件的要求设计,鳞片的数量依照移动行程计算得出,鳞片的材料为不锈钢板或冷板,厚度2mm左右,底层及外层鳞片可适当加厚。一种鱼鳞式防护罩,如图1所示,底层鳞片I可根据固定部件的外形进行设计,并可对固定部件完全防护,同时通过螺钉将底层鳞片I固定于固定部件上。根据移动部件的形状制作底层鳞片I移动面内孔形状及尺寸,并保证机床的移动部件(例如主轴、刀塔)可在孔内自由移动而不干涉底层鳞片1,同时底层鳞片I设计了导向窗6供安装导向块5使用;中间层鳞片2的数量根据最大移动行程设计,且按一定比例缩放,以保证移动部件移动至最大行程位置处,所有的中间层鳞片2不超出设定的位置(如底层鳞片I的外形),所有的中间层鳞片2亦设计了导向窗6供安装导向块5使用;外层鳞片4根据移动部件的形状设计,外层鳞片4的主要作用是将所有的中间层鳞片2压紧并贴合于底层鳞片I的表面上 ’导向块5穿过导向窗6,且被固定在外层鳞片4上并随之移动。实施例: 假设移动部件的行程为80mm。实施例中的本专利技术安装有三层中间层鳞片2,而且鳞片的导向窗6的长度从外侧鳞片至内侧鳞片依次递增。如图1所示,当需移动80_时,安装在外层鳞片4上的移动部件带动导向块5进行移动,当移动了 20mm位置后,导向块5开始推动下一层的中间层鳞片2 —起移动,当又移动20_时,导向块5又开始推动接下来的下一层中间层鳞片2 —起移动,以此类推,完成了 80mm的移动,并保证了底层鳞片I移动面的内孔被严密防护,实现整体密封防护的效果。它的回退原理相同,这样就实现了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间的有效隔离与防护,防止切屑、冷却液等异物进入固定部件内部如导轨上。传统的防护罩结构较复杂,受使用条件制约因素较多。本专利技术充分借鉴传统防护罩的各种优点,吸收鱼鳞仿生学的特点,从结构上进行变革,彻底解决了上述缺陷,使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适用范围更广,尤其是能满足传统防护罩无法解决的结构限制。作为机床导轨用的鱼 鳞式防护罩,目前尚无专业厂家生产和研制,机床附件厂家都以设计和生产传统防护罩为主,尤其是现代中小型机床的空间结构越来越紧凑,运动速度更高、更快,对导轨的防护性能也要求更高,这深深制约了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和性能提升,导致该项技术在国能尚未应用。该结构的防护罩除具备传统防护罩无法实现的优点外,还利于简化机床结构,方便组装、更换和维护,是防护结构优化和整合的创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鳞式防护罩,包括底层鳞片(1)、中间层鳞片(2)、外层鳞片(4),上述三种鳞片依次叠加安装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底层鳞片(1)、中间层鳞片(2)、外层鳞片(4)上开有窗口(7),底层鳞片(1)和中间层鳞片(2)开有导向窗(6),导向窗(6)与导向块(5)的宽度相等,外层鳞片(4)内侧上面安装有导向块(5),中间层鳞片(2)和外层鳞片(4)上有限位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鳞式防护罩,包括底层鳞片(I)、中间层鳞片(2)、外层鳞片(4),上述三种鳞片依次叠加安装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底层鳞片(I)、中间层鳞片(2)、外层鳞片(4)上开有窗口(7),底层鳞片(I)和中间层鳞片(2)开有导向窗(6),导向窗(6)与导向块(5)的宽度相等,外层鳞片(4)内侧上面安装有导向块(5),中间层鳞片(2)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迪,孙彦旭,王彦平,刘佳慧,韩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