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张紧力恒定性的张紧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88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张紧力恒定性的张紧框,包括外框、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若干驱动螺杆;若干驱动螺杆、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第二夹持端依次连接;各驱动螺杆的一端连接过渡梁,各恒定负载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持端、过渡梁;通过薄板的规格确定其对拉力的需求,再结合恒定负载弹簧的负载确定恒定负载弹簧的数量;薄板张紧时,旋转驱动螺杆拉动第二夹持端;薄板拉平以后,因恒定负载弹簧的作用,继续旋转驱动螺杆时,只有过渡梁在移动,而连接薄板的第二夹持端保持不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张紧框,采用恒定负载弹簧作为张紧框活动梁施力的过渡环节,解决了张紧框每一次张紧钢片时施力不平衡和不恒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切割加工
,涉及一种张紧框,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张紧力恒定性的张紧框
技术介绍
SMT模板激光切割加工中,张紧框作为钢片的载具,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钢片的加工质量。现有张紧框的拉紧机制是通过螺杆直接驱动活动梁给钢片施加拉力;请参阅图1,图1揭示了现有张紧框的结构,现有张紧框主要包括外框11、固定梁12、活动梁13、若干驱动螺杆14。图1所示张紧框的工作原理是将钢片的两端压紧在两条梁(固定梁12、活动梁13)上,固定梁12被固定,将活动梁13向钢片的反方向拉动,以拉力将钢片拉平。在拉力的作用下,钢片的下垂、波纹等减小到一定程度,钢片表面的平面度达到一定范围,就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然而,张紧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不同,操作熟练度不同,每一次操作施力不同等一系列原因,张紧框经常出现拉紧过松、过紧或者两端拉力不同的情况,导致钢片张紧效果不良,钢片表面的平面度下降,极大地影响了钢片的切割效果,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采用电机施力或者使用扭力扳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会使结构或者操作变得复杂、成本大幅上升,且复杂的机构和操作方法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般张紧框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张紧力恒定性的张紧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若干驱动螺杆;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之间设置被夹持的薄板;所述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设置于外框内;若干驱动螺杆、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第二夹持端依次连接;各驱动螺杆的一端连接过渡梁,各恒定负载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持端、过渡梁;通过薄板的规格确定其对拉力的需求,再结合恒定负载弹簧的负载确定恒定负载弹簧的数量;薄板张紧时,旋转驱动螺杆拉动第二夹持端;薄板拉平以后,因恒定负载弹簧的作用,继续旋转驱动螺杆时,只有过渡梁在移动,而连接薄板的第二夹持端则保持不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张紧力恒定性的张紧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若干驱动螺杆;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之间设置被夹持的薄板; 所述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设置于外框内; 若干驱动螺杆、过渡梁、若干恒定负载弹簧、第二夹持端依次连接;各驱动螺杆的一端连接过渡梁,各恒定负载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持端、过渡梁; 通过薄板的规格确定其对拉力的需求,再结合恒定负载弹簧的负载确定恒定负载弹簧的数量; 薄板张紧时,旋转驱动螺杆拉动第二夹持端;薄板拉平以后,因恒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宁军蒋勤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