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工具类机械产品。现有普通活络扳手是由带滑槽的扳手本体,带滑道的活动钳口,以及装在本体上的蜗杆所组成。其开口的调节,系利用蜗杆与活动钳口的齿条的啮合,通过操作者手指转动蜗杆来进行的。同时利用蜗杆锁住活动钳口。由于蜗杆齿条式传动行程慢,蜗杆传动摩擦损失大,因而效率很低。当扳手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蜗杆容易发生卡死现象,即难以顺利调节扳手钳口的开合。由于蜗杆及齿条的齿面容易磨损,两者啮合间隙增大后,致使扳手无法紧扣螺母,易造成扳手打滑。当扳手开口足够大时,扳手钳口就只能以两个面夹持螺母,致使扳手工作可靠性降低。为了解诀现有活络扳手开口调节速度慢,以及上述其它缺陷,必须去掉造成上述缺陷的主要原因的蜗杆齿条式装置,代之以新的传动和锁紧方法。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一个由扳手本体(1)活动钳口(2)限止片(3)以及螺钉(4)所组成的活络扳手中,钳口与滑槽及滑道系分别用连杆连接成一体。在这样的连接体上,钳口平面垂直线与滑槽及滑道之中心线之间的垂直长度,符合活动钳口的自锁条件的要求。因而活动钳口调节至任何位置均能自行锁住。从而确立了新的锁紧方法,为达到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络扳手,其本体(1)一端是固定钳口,另一端是把手,本体上装有可滑动的活动钳口(2)。活动钳口(2)与扳手本体(1)所组成的配合为同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说的钳口与滑槽及滑道分别用连杆连接成一体;所说的钳口平面垂直线与滑槽及滑道之中心线之间的垂直长度符合活动钳口的自锁条件的要求。自锁条件是b≥c/2K。式中:b--符合自锁条件要求的垂直长度;c--活动钳口滑槽的长度;k--滑动摩擦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