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导尿管消毒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310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装置用于导尿管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高压电极位于外层管外壁,待消毒的导尿管位于内层,由于高压电极直接接触外层管壁,可有效避免对内层导尿管管壁的热效应以及高压击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外层管中激发等离子体,由于等离子体电子雪崩效应,内层导尿管中的气体也同时被激发,从而达到导尿管内外壁消毒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导尿管消毒,还可对任何管状不耐热的医用材料消毒,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尿管消毒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装置。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着火电压时,气体分子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等离子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热力学平衡分类,等离子体可分为热平衡等离子体和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按系统温度分类,等离子体分为低温等离子体和高温等离子体。热平衡等离子体中所有粒子的温度都一样,宏观上表现为高温等离子体。在非热平衡等离子体中,电子的温度可高达数万度,而离子和中性粒子的温度远小于电子温度,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所以也称为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存在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活性粒子,因此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可作为高活性反应物应用于多种实际应用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等离子体在对金属、微电子、聚合物、生物功能材料、低温灭菌及污染治理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形成向多学科交义的研究方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技术主要有:直流辉光放电、低频交流放电等离子体、高频放电等离子体、非平衡大气压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基于这些发生技术,现有的生成低温等离子体的装置主要有四种,分别是交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直流脉冲等离子发生装置。虽然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接近室温,但高压电极与管壁接触处扔可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因此,常见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外面都用绝缘物质包裹。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米。用于尿管的材料有聚氯乙烯(PVC或塑料)、乳胶、和硅胶。导尿管一般采用环氧乙烷等化学物质进行消毒这些化学物质的残留问题一直是一个隐患。另外,导尿管在体内滞留一周后,所有导尿管中都将出现细菌感染。据美国疾病中心报道,目前,泌尿系感染占院内感染的40%,其中约80%是由留置的导尿管引起的。尿管感染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在尿管表面生成一层厚厚的生物膜,这些附着的微生物在尿管感染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针对尿管感染问题,现一般采用换用新的导尿管或是用碘酒消毒体外的导尿管。一次性使用的导尿管增加了病人的负担,用碘酒消毒体外的导尿管并不能解决体内导尿管感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目的在于彻底清除导尿管中残留的微生物,实现导尿管的重复利用。本专利技术杀菌方式简便、 快速,只需3_5min,无化学毒性物质残留;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高压和接地电极加在外层保护管上,内外层管内的气体均被激发,达到同时对导尿管内外壁消毒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包括工作气体源,流量控制器、外层保护管、内层导尿管、用于内外管连接的螺丝帽、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均接在外层管壁上,有效的避免了电极产生的热效应对内层管的损伤;由于等离子体可在内层管的内外壁同时产生,因此,内层管的内外壁可同时进行消毒。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为双层套管结构,外层管起到保护作用,内层管为待消毒的导尿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为双电极结构,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均加在外层管外壁上,对内层管起到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内层管内外壁的气体均可被激发,其内外壁可同时进行消毒。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外层管为耐热的绝缘性材料如特富龙,聚四氟乙烯,玻璃,陶瓷等绝缘性材料;内层管的选择不受温度的限制,除上述的几种材料外,还可选择橡胶、娃胶等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所述电源为交流电源、脉冲电源或射频电源。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所述气体源为氦气、氟气等单质稀有气体或混合气体。进入管内的气体流量可以通 过调节气体流量器米控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导尿管消毒装置,等离子体产生的强度可以根据要求做不同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内外层管的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气体源1,气体流量控制器2,激发气体3,固定螺母4,外层保护管5,内层导尿管6,高压电极7,接地电极8,工作电源9。外层保护管5与内层导尿管6通过固定螺母4连接,外层保护管5与内层导尿管6的固定螺母端同时也作为气体输入口,另一端未封闭,为等尚子体喷出口。闻压电极7与接地电极8分别与工作电源9的高压与接地端连接。高压电极7与接地电极8均为环形电极,紧贴于外层管壁,环形电极可以使用铜箔、铝箔、锡箔等导电性材料。外层保护管5的内径稍大于内层导尿管6的外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外层管可以是特氟龙,聚四氟乙烯,玻璃,陶瓷,石英等绝缘性材料;内层管的选择范围更加宽泛,除上述的几种材料外,还可选择橡胶、硅胶等不耐热材料。以单质氦气为例,调节气体流量控制开关2,以2升/分钟的流量通入工作气体3,气体将充满内层导尿管6的内外壁。电源接通后,内层导尿管6的内外壁均充满紫色等离子体火焰。当电源9为交流电源时,施加交流电压幅值可以为5千伏-30千伏,频率10千赫兹-20兆赫兹。图2为外层保护管5,内层导尿管6的截面图,所示为保护管5位于外层,导尿管6位于内层,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外导层保护管5与内层导尿管6的长度与直径均可根据需要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导尿管消毒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源、气体流量控制器、电源、固定螺母、电极、内外层介质管、工作电源,其特征在于: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均接在外层介质管管壁上,有效的避免了电极产生的热效应对内层导尿管管壁的损伤;由于等离子体可在内层导尿管的内外壁同时产生,因此,内层的导尿管内外壁可同时进行消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导尿管消毒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源、气体流量控制器、电源、固定螺母、电极、内外层介质管、工作电源,其特征在于: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均接在外层介质管管壁上,有效的避免了电极产生的热效应对内层导尿管管壁的损伤;由于等离子体可在内层导尿管的内外壁同时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雪朱卫东张珏方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