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凤贺专利>正文

龋病中药防治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298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龋病中药防治饮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29份、麦冬13份、知母14份、元参11份、怀牛膝9份、生石羔36份。其制备方法是,先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进行清洗、晾干;将步骤(1)的原料药切碎;将步骤(2)的药放入药总重量5-6倍的水中,熬煮至100度,保持小火煮8-10分钟;留渣取得汤药300以上,加白糖或蜜糖2-3勺;将熬煮好的药放凉至10-18度左右,即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系祖传秘方加以改进,经长期使用证明无毒副作用、药性稳定、止痛快、见效快、具有解毒收敛效果,增强人体抗病功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是。
技术介绍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以往治疗经常复发,此病有无痛型、微痛型、激痛型三种之故,会不断破坏牙齿正常生理,常人说:病从口入,若是青少年长期不注意饮食,得了龋病是危害一生的苦难性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治疗早、中期龋病的,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增强人体抗病力功能,达到治疗预防之效,若再注意饮食,可以让牙齿多用20-30年。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龋病中药防治饮,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26-40份、麦冬13-20份、知母14-18份、元参11_14份、牛膝9_12份、生石羔30-40 份。最佳配方配比是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30份、麦冬15份、知母15份、元参12份、牛膝10份、生石羔36份。龋病中药防治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先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进行清洗、晾干; 2)将步骤(1)的原料药切碎; 3)将步骤(2)的药放入药总重量3-4倍的100度的沸水中熬煮8-10分钟; 将熬煮好的药放凉至10-18度左右,即得产品。又在留渣的药中加入药总重量2.5倍的水中,熬煮至100度,保持小火煮8-10分钟,加糖放冷,又 可以第二次饮用。所述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龋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制成水剂、粉剂,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剂型是水剂。中医认为龋病是在以生物科学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齿所处的环境等。牙菌斑中的致龋细菌是龋的主要病原菌。就病因角度而言,龋病也可称为是牙齿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时,牙齿硬组织的病理改变涉及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龋病的病理在热毒蕴结,热胜则内腐,以致肌肤腐烂,热毒时有内攻的可能,故治疗上必须针对热毒,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药物中, 生地也叫生地黄,来源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秋季采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味甘而苦,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用于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味苦;性寒。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对口渴、饮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味苦咸。性微寒。无毒。正禀北方水气。兼得春阳之和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主治: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怀牛膝亦称牛膝,苋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山苋菜、对节菜、积名牛茎。根呈园柱形,茎有棱角,节 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故称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弓丨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生石羔: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治伤寒头疼如裂。和葱煎茶,去头疼。治天行狂热,头风旋,下乳,揩齿益齿。除胃热肺热,散阴邪,缓脾益气。止阳明经头疼,发热恶寒,日哺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疼。自《本草纲目》。为了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10患有龋病的病人对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体征等改变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临床治疗患有龋病的病人110例人中,男57例,女53例,治愈率100%,疗效确切。在110例中,其中治愈的87例,显效的23例。本专利技术治疗龋病的药物系祖传秘方加以改进,可以高效治疗龋齿,并可以和任何诊治相比美,经长期使用证明,主要是有清热解毒,增强人体抗病力功能,达到治疗预防之效,无毒副作用、药性稳定、见效快、并且不用动手术,不流血,不痛苦又实惠的一种简单方法,可以让原有和还剩下的牙齿还可用多年,对反复发作者也有效果,解答了生物科学上的医学难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龋病中药防治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29份、麦冬13份、知母14份、元参11份、怀牛膝9份,生石羔35份。其制备方法是, 先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进行清洗、晾干;将步骤(I)的原料药切碎;将步骤(2)的药放入药总重量3-4倍的水中 ,熬煮至100度,保持小火煮8-10分钟;留渣取得汤药300以上,加白糖或蜜糖2-3勺;将熬煮好的药放凉至10-18度左右,即得产品。实施例2 龋病中药防治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30份、麦冬15份、知母15份、元参12份、怀牛膝10份、生石羔36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龋病中药防治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35份、麦冬16份、知母18份、元参14份、怀牛膝12份、生石羔40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药的服用方法 I此药最好在饭前1-2小时饮下,起效较快,可提高三倍以上效果,孕妇忌服,年老患者慎用。2若老反复发病者,须加西药例如螺旋霉素3-5片同时服下。3若有大便3-4天才解一次的干硬者,须在服中药前一小时先服用泻药,泻药是生大王粉5克;元明粉3克,免煮加糖全量一次服用,经过4-8小时即泻下热毒,3-4次自动停止。其中,典型病例如下: 陆爱云,男,40岁,患有龋病,灵川厂职工,2001年起每月都要去医院看牙,治疗时让他坚持连续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一次后痊愈。 何巨芝,女,40岁,患有龋病,2011年4月7日起牙痛很厉害,桂林工人,坚持每天服药,3天后疮愈。胡永兴,女,8岁,患有龋病,桂林公平人,牙齿用牙签一挖就出血,和其弟,男,6岁,也是患有龋病,两人同服一包药,显效后痊愈。朱文珍,女,50岁,也是患有龋病,桂林象山区银厂厂长,经常10-20会复发,后来坚持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2天后痊愈。利忌英,女,40岁,患有糖尿病多年,并患有龋病,湖南人,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2天后现效后痊愈,再无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龋病中药防治饮,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26?40份、麦冬13?20份、知母14?18?份、元参11?14份、怀牛膝9?12份、生石羔3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龋病中药防治饮,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生地26-40份、麦冬13-20份、知母14-18份、元参11-14份、怀牛膝9_12份、生石羔30-40 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龋病中药防治饮,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30份、麦冬15份、知母15份、元参12份、怀牛膝10份,生石羔3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龋病中药防治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凤贺
申请(专利权)人:梁凤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