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F96365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282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KF96365在制备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大鼠SAH模型,揭示SAH后血管壁TRPC1和TRPC4表达上调,活化水平在表达时相上与痉挛血管壁病理改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TRPC1和TRPC4参与了CVS的发生发展。应用TRPC通道阻滞剂SKF96365对脑血管痉挛进行防治,通过阻滞TRPC通道,限制平滑肌细胞钙内流,可以部分缓解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的程度,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新用途
,具体涉及一种SKF96365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应用。
技术介绍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血液进入卢页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综合征,一般分为创伤性SAH和自发性SAH,前者由颅脑损伤所致,后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年发病率约6 16/100000人,约占脑卒中总发病率的6 8%,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SAH的主要原因,出血后30% 90%的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疫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部分严重者可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脑梗塞,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动脉瘤患者SAH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因此,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了 CVS。CVS分为急性期CVS和迟发性CVS,急性期CVS —般在SAH后即刻发生,数小时内即能缓解,目前一般认为与机械性刺激有关,而迟发性CVS通常在出血后3天左右开始,尽管过去数十年来对SA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KF96365在制备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KF96365在制备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血管痉挛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药学上有效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陈罡孙晓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