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119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装置,包括一框架、一正极输入铜排、一负极输入铜排、一对正极输出铜排、一对负极输出铜排、两个正极气缸及两个负极气缸。框架包括上、下固定板、前、后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中间隔板;正极输入铜排和负极输入铜排一上一下地安装在中间固定板的一侧;一对正极输出铜排连接在中间固定板的另一侧上部;一对负极输出铜排连接在中间固定板的另一侧下部;两个正极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分别连接触头组件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前、后固定板的内侧面的上部;两个负极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分别连接触头组件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前、后固定板的内侧面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速切换装置可实现两种设备间供电的任意切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装置,用于解决一台电源对两种设备间双供电。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市场,在对焊缝退火设备和全管体退火设备供电时,一般都是一台VIP电源单独对焊缝退火设备供电,另一台VIP电源单独对全管体退火设备供电;几乎没有一台VIP中频电源同时供电于焊缝退火设备和全管体退火这两种设备,即便有,也是采用传统的人为的手动切换或合闸装置给焊缝退火设备和全管体退火设备同时供电。上述供电方式的不足之处是:1.若单独对焊缝退火设备或全管体退火设备供电时,需要两台VIP电源,相应成本提高,不经济,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同时多一台电源,使设备的体积增加,因此占用厂房面积较大;2.即使一台VIP电源通过人为手动切换或合闸装置同时供电于焊缝退火设备和全管退火设备,但是无法实现设备间供电的任意切换,而且切换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还存在安全隐患;3.无论是多一台电源或人为手动切换,都将给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带来不便。另外,现有的切换装置无法切换不同频率的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装置,它能达到一台电源输出在两种设备间的任意、快速切换,充分利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装置,包括一框架、一正极输入铜排、一负极输入铜排、一对正极输出铜排、一对负极输出铜排、两个正极气缸及两个负极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固定板、前、后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中间隔板,所述上、下固定板和前、后固定板围成一矩形框,所述中间固定板竖直向地安装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所述中间隔板水平向地安装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所述正极输入铜排和负极输入铜排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中间固定板的一侧;所述一对正极输出铜排与所述正极输入铜排隔开并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板的另一侧上部的前、后表面上;所述一对负极输出铜排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隔开并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板的另一侧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装置,包括一框架、一正极输入铜排、一负极输入铜排、一对正极输出铜排、一对负极输出铜排、两个正极气缸及两个负极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固定板、前、后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中间隔板,所述上、下固定板和前、后固定板围成一矩形框,所述中间固定板竖直向地安装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所述中间隔板水平向地安装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部; 所述正极输入铜排和负极输入铜排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中间固定板的一侧; 所述一对正极输出铜排与所述正极输入铜排隔开并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板的另一侧上部的前、后表面上; 所述一对负极输出铜排与所述负极输入铜排隔开并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板的另一侧下部的前、后表面上; 所述两个正极气缸—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前、后固定板的内侧面的上部,该两个正极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分别连接一与所述正极输入铜排及一对正极输出铜排合闸和断开的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鹰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应达工业有限公司应达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