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式应急交直流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力、通信等应急抢修现场供电、重要场所应急保障供电、施工现场临时供电、部队移动途中武器供电及电动汽车中途应急充电等,需要移动式电源供电系统现场保障应急供电的场合中,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电源供电系统通常采用内燃机发电机、UPS等在现场进行应急交流供电,内燃机发电机具有体积大、重量重、噪音大、输出电压、频率不稳、红外特征明显等缺点,UPS功能上虽然部分能达到或接近要求,但其不能通过一台设备向负载既提供交流供电,又能提供直流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利用同一台设备解决既可对储能电池充电,也可在现场提供应急交直流供电的储能式应急交直流供电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它包括储能电池、双向变流单元、切换单元、控制单元、三相开关、第一两相开关、第二两相开关、变压器、电容器,所述双向变流单元包括直流滤波电路和交流滤波电路及六套开关和整流元件,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两相开关连接所述储能电池,所述双向变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通过所述三相开关连接交流负载或电源,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两相开关连接直流负载或电源,所述电容器并联在所述第一两相开关的两极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六套开关和整流元件的控制极和所述储能电池及所述切换单元。所述储能电池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着所述储能电池中的对应单体电池和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储能电池各单体电池实行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式应急交直流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能电池(BAT)、双向变流单元(PCS)、切换单元(QHD)、控制单元(KZQ)、三相开关(K1)、第一两相开关(K2)、第二两相开关(K3)、变压器(B)、电容器(C2),所述双向变流单元(PCS)包括直流滤波电路和交流滤波电路及六套开关和整流元件,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两相开关(K3)连接所述储能电池(BAT),所述双向变流单元(PCS)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单元(QHD)的输入端,所述切换单元(QHD)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B)的一次绕组,所述变压器(B)的二次绕组通过所述三相开关(K1)连接交流负载或电源,所述切换单元(QHD)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两相开关(K2)连接直流负载或电源,所述电容器(C2)并联在所述第一两相开关(K2)的两极上,所述控制单元(KZQ)连接所述六套开关和整流元件的控制极和所述储能电池(BAT)及所述切换单元(QH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式应急交直流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能电池(BAT)、双向变流单元(PCS)、切换单元(QHD)、控制单元(KZQ)、三相开关(K1)、第一两相开关(K2)、第二两相开关(K3)、变压器(B)、电容器(C2),所述双向变流单元(PCS)包括直流滤波电路和交流滤波电路及六套开关和整流元件,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两相开关(K3)连接所述储能电池(BAT),所述双向变流单元(PCS)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单元(QHD)的输入端,所述切换单元(QHD)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B)的一次绕组,所述变压器(B)的二次绕组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滨,潘慕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