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交错轨道式凸轮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00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式交错轨道式凸轮运动机构,主要装设于气、电动起子内,并与其离合器组相结合而受气、电动马达所控制转动;其特征为: 于凸轮轨道面上是对应设有两凸起高点,且两凸起高点分别贴靠于凸轮的内、外缘形成错位,且使钢珠在凸轮轨道面上各别作三百六十度的循环而互不影响,又其中一凸起高点为一由垂直面与弧曲面构成,另一凸起高点则为一由陡直弧面与平缓弧面所构成;藉此消除凸轮停止时产生之反力矩。(*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错轨道式凸轮运动机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气、电动起子工具上,被要求具有精准之扭力控制精度、较佳之螺锁效率的改良式交错轨道式凸轮运动机构。此外,传统的用于气、电动起子工具内的凸轮结构,大致上分为卧式及立式二种,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2,其主要在于利用下离合器的钢珠由凸轮5轨道上低点上升至凸起高点(51)时,会推动其内电子或机械式之开关,使气、电动起子之电源关闭,而此乃为控制该起子扭力大小的主要机构;惟因该钢珠在完成扭力控制后,扭力弹簧的压力会抵压钢珠、下离合器、撞套等组件,并由凸轮之凸起高点再度掉入其相对之另一低点,如此每一百八十度便完成一个循环。依据上述原则,当钢珠由凸轮最高点掉入最低点时,理应在最低点时停止,但由于起子转速高达约500~2500rpm,会产生惯性矩,即当扭力弹簧之压力小于旋转动能时,钢珠无法在第一次之最低点停止,而会越过凸轮之相对最高点而落于另一最低点,此时,起子内部便会产生二次撞击声音(即上、下离合器之连续跳脱),而改进之道则在于将扭力弹簧之压力增大或马达转速减慢,亦或马达机构质量变轻或回转半径变小等,皆能使旋转动能及减速度达到平衡(依动能公式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昌
申请(专利权)人:名品股份有限公司美之岚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