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保持部件及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937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50
一种套管保持部件及光连接器。套管保持部件,具备:在内部具有收放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套管的至少一部分的收放空间的筒状的收放部;以及与收放在上述收放部中的上述套管配合,并利用上述配合来限制上述套管与上述收放部的相对移动的配合部,上述收放部具有使上述收放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上述配合部具有从上述收放部的外周侧插入上述连通孔中与上述套管配合的配合突起。光连接器,具有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固定侧套管、以及固定地保持上述固定侧套管的套管保持部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持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套管的套管保持部件及光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适配器:用于连接通过光来传输信号的一对光纤,并将安装在这一对光纤的各自端部的两个套管的前端部以对接状态进行保持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记载的适配器具备:将一个套管以利用弹簧在轴向上按压的状态进行保持的第一插入安装部;和将另一个套管以利用卡定爪卡定状态进行保持的第二插入安装部。第二插入安装部由与另一个套管的中心轴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切缝分割为上侧与下侧,在将另一个套管从第二插入安装部取下时,利用外力使第二插入安装部变形而扩开上侧与下侧之间。由此,能解除利用卡定爪的卡定,将另一个套管从第二插入安装部取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95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适配器中,由于第二插入安装部的整体向外部露出,因此例如在套管与其他部件干涉而受到与中心轴相交的方向的力的场合,第二插入安装部的切缝的上侧或下侧变形而解除利用卡定爪的卡定,套管有可能脱落。另外,如专利文献I的图3所示,在第二插入安装部的外侧设置筒状的防止壁的场合,能够避免无意识的外力施加在第二插入安装部上,但套管相对于第二插入安装部的装卸变困难。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保持套管,并且能容易地进行套管的装卸的套管保持部件、及光连接器。本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套管保持部件,具备:在内部具有收放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套管的至少一部分的收放空间的筒状的收放部;以及与收放在上述收放部中的上述套管配合,并利用上述配合来限制上述套管与上述收放部的相对移动的配合部,上述收放部具有使上述收放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上述配合部具有从上述收放部的外周侧插入上述连通孔中与上述套管配合的配合突起。另外,还可以是,上述收放部在外周具有以沿上述收放部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槽部,并且在上述槽部的底面形成上述连通孔的开口,上述配合部具有弹性地支撑上述配合突起的支撑部,在上述配合突起与上述套管配合的状态下,将上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槽部内。另外,还可以是,上述槽部及上述开口形成在隔着上述收放部的中心轴相对的两处,上述配合部分别与上述两处上述槽部及上述开口对应地设有两个。另外,还可以是,在上述支撑部与上述槽部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供工具的前端部插入的间隙,该工具是使上述支撑部从上述槽部的底面离开来解除上述配合突起与上述套管的配合的工具。另外,还可以是,上述收放部由互相在轴向上连结的多个筒状部件构成,上述配合部是具有夹持在上述多个筒状部件之间的环状的基部的配合部件的一部分,上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在上述基部上。另外,本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具有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固定侧套管、以及固定地保持上述固定侧套管的套管保持部件,上述套管保持部件具备在内部具有:收放安装在另一光纤的末端的对象侧套管的至少一部分的收放空间的筒状的收放部;以及与收放在上述收放部中的上述对象侧套管配合并利用上述配合来限制上述对象侧套管与上述收放部的相对移动的配合部,上述收放部具有使上述收放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上述配合部具有从上述收放部的外周侧插入上述连通孔中与上述对象侧套管配合的配合突起。本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能可靠地保持套管,并且能容易地进行套管的装卸。附图说明图1 (a)、图1 (b)、图1 (C)分别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外壳、及具备该外壳的光连接器I的外观的俯视图、主视图和立体图。图2是光连接器及对象侧套管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外壳的中心轴的截面中的光连接器及对象侧套管的剖视图。图4是第一 第三圆筒部、配合部件、及内置在外壳中的开口套筒的剖视图。图5 (a)是图1 (a)的A-A线剖视图,图5 (b)是图1 (b)的B-B线剖视图。图6 (a)、图6 (b)、图6 (c)分别表示用于使对象侧套管从光连接器脱离的工具的一个结构例的俯视图、主视图和侧视图。图7是表示解除配合突起与对象侧套管的配合的状态的光连接器及对象侧套管的剖视图。图中:I一光连接器,2 —固定侧套管,3—对象侧套管,9一工具,10—外壳(套管保持部件),IOs —间隙,11 13—第一 第三圆筒部(收放部),Ils—收放空间,12s—收放空间,13a—外周面,13b—阶梯面,13c—凹部,13d—端面,13s—收放空间,14 一配合部件,15—开口套筒,15a—切缝,20—光纤,21—主体部,21a—前端部,22—支托部,30—光纤,31—主体部,31a一前端部,32一支托部,32a一凹部,90—轴部,91一前端部,IOOa一外周面,110一主体部,IlOa—外周面,110b—槽部,IlOc—底面,IlOd—连通孔,IlOd厂外侧开口,IlOd2-内侧开口,IlOe一阶梯面,111一突起部,Illa—突起,Illb一槽部,Illc一端面,120一主体部,120a一外周面,120b一阶梯面,120c一凹部,120d一端面,120e一阶梯面,121一突起部,121a —突起,140—基部,140a、140b—轴向端面,141 一支撑部,141a—外周面,141b—内侧面,142一配合突起,142a一侧面,142b一维形面,143一配合部,210一插通孔,220一贯通孔,221—凸缘部,221a一侧面,222一轴部,310一插通孔,320一贯通孔,321、323—大径圆筒部,322—小径圆筒部,C一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 图7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套管保持部件及光连接器的一个结构例、及套管的装卸方法。图1 (a)、图1 (b)、图1 (C)分别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套管保持部件的外壳10、及具备该外壳10的光连接器I的外观的俯视图、主视图和立体图。外壳10具有第一圆筒部11、第二圆筒部12、第三圆筒部13、以及配合部件14。第一 第三圆筒部11 13及配合部件14例如由PPS (聚苯硫醚)、PI (聚酰亚胺)、PEI (聚醚酰亚胺)、PC (聚碳酸酯)等树脂构成。第一圆筒部11的外周面110a、第二圆筒部12的外周面120a及第三圆筒部13的夕卜周面13a各自的直径共用。由此,第一 第三圆筒部11 13在组装它们时,除了后述的槽部110b,整体为胶囊状。第一 第三圆筒部11 13通过相互连接它们而成的组装体相当于本技术的收放部。另外,第一圆筒部11、第二圆筒部12、及第三圆筒部13是多个筒状部件的一个例子。外周面110a、外周面120a、及外周面13a的直径(外壳10的外径)例如是3 4mm。配合部件14 一体地具有环状的基部140与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配合部143。配合部件14的基部140夹持在第一圆筒部11与第二圆筒部12之间。在该外壳10上保持有安装在光纤20的末端的固定侧套管2、以及安装在与光纤20不同的另一光纤30的末端的对象侧套管3。外壳10固定地、即不能装卸地保持固定侧套管2。另外,外壳10将对象侧套管3与光纤30 —起能装卸地进行保持。光连接器I构成为具有外壳10与固定侧套管2。并且,通过将对象侧套管3插入安装(插入并安装)在该光连接器I上,从而固定侧套管2与对象侧套管3在外壳10内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管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内部具有收放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套管的至少一部分的收放空间的筒状的收放部;以及与收放在上述收放部中的上述套管配合,并利用上述配合来限制上述套管与上述收放部的相对移动的配合部,上述收放部具有使上述收放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上述配合部具有从上述收放部的外周侧插入上述连通孔中与上述套管配合的配合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12 JP 2012-0040181.一种套管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内部具有收放安装在光纤的末端的套管的至少一部分的收放空间的筒状的收放部;以及 与收放在上述收放部中的上述套管配合,并利用上述配合来限制上述套管与上述收放部的相对移动的配合部, 上述收放部具有使上述收放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 上述配合部具有从上述收放部的外周侧插入上述连通孔中与上述套管配合的配合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放部在外周具有以沿上述收放部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槽部,并且在上述槽部的底面形成上述连通孔的开口, 上述配合部具有弹性地支撑上述配合突起的支撑部, 在上述配合突起与上述套管配合的状态下,上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槽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部及上述开口形成在隔着上述收放部的中心轴相对的两处, 上述配合部分别与上述两处上述槽部及上述开口对应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主铉安田裕纪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