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炯樟专利>正文

螺丝刀的快速驱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90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丝刀的快速驱转结构,包含一接杆、一握柄、一调控组,以及一驱转机构,其中,该调控组与驱转机构系设于该接杆与握柄相组接一端,并令该驱转机构与该接杆固接为一体,而该驱转机构包含一固定环、一大齿轮、若干小齿轮及一制动件,其中,该固定环系套设于该外套体外周面适处,而该制动件系固设于该外套体一端处,其内缘中空并环设有卡齿,恰可供该大齿轮及小齿轮枢设其中并相互啮合,而其外缘则凹凸间设有若干抵止部,该等抵止部系可与该握柄的卡槽相嵌套,令握柄不论作那一方向的转动,皆能使杆体作同一方向的驱转。(*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丝刀,特别是指一种能增加螺丝刀驱转效率的结构。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螺丝刀的快速驱转结构,其包含一接杆、一握柄、一调控组,以及一驱转机构,其中,该调控组系由一调转盘、轴套、若干心轴及外套体所组成,用于控制该接杆的转动方向,其与驱转机构系设于该接杆与握柄相组接一端,且令该驱转机构为握柄所包容,其特点在于该接杆于套接该驱转机构的一端适处系形成一卡掣部,该卡掣部系削设呈二相对的平面;该握柄内缘系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内壁面处并环设呈凹凸间隔的若干卡槽;该驱转机构包含一固定环、一大齿轮、若干小齿轮及一制动件,其中,该固定环系套设于该外套体外周面适处,用以辅助驱转机构的调转作业,而该制动件内缘中空并环设有卡齿,恰可供该大齿轮及小齿轮枢设其中并相互啮合,而其外缘则凹凸间设有若干抵止部,该等抵止部系可与该握柄的卡槽相嵌套,又,该大齿轮内缘供该接杆一端穿设的内壁面适处,系凸设有二相对的凸块,该二凸块并恰巧与该接杆的卡掣部相抵接,令驱转机构作动时得带动该接杆连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立体动作示意图。图6A-6B是本技术与习用技术锁设被螺锁件比较示意图,图6A表示本技术,图6B为习用技术。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型态的外观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型态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方向控制剖面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方向调整动作图。图1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详细组合剖面图。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螺丝刀的快速驱转结构,其包含一接杆10、一握柄20、一调控组30,以及一驱转机构40,其中该接杆10为一长杆体,一端形成一套接口11,用以套接六角螺丝头,另端形成一固接部12及卡掣部13用以供该调控组30及驱转机构40固设。该握柄20系可与该接杆10相组接,其内缘系形成一容置空间21,且该容置空间21供该调控组30及驱转机构40容置。该调控组30系由一调整盘31、轴套32、若干心轴33及一外套体34、弹动件35所组成,用于控制该接杆10的转动方向,其中该轴套32外周面系开设有供该等心轴33容设的轴槽321,而该外套体34内缘面则开设有若干定位弧槽341供该等心轴33卡掣,缘于该等结构乃习知的技术,不再加赘述,而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接杆10的卡掣部13系削设呈二相对的平面结构。该握柄20内缘的容置空间21内壁面处另环设呈凹凸间隔的若干卡槽22。该驱动机构40包含一固定环41、一大齿轮42、若干小齿轮43及一制动件44,藉由一盖盘45、底盘46盖覆而枢设于该接杆10一端,其中该固定环41外缘形成有压花,恰可套设于该外套体34外周面适处,用以辅助驱转机构40的调转作业,又,该外套体34外缘供该固定环41套固的周面处,亦可凸设环状间隔排列的嵌块342,而该固定环41的内缘壁面处,亦对应形成相嵌设的嵌槽411,藉使增加固定环41套设的稳固性。该制动件44呈圆状体,其内缘中空并于内壁面环设有卡齿441,恰可供该大齿轮42及小齿轮43枢设其中,且相互啮合,而其外缘则凹、凸间设有若干抵止部442,该等抵止部442系可与该握柄20的卡槽22相嵌套,令握柄20得带动该驱转机构40转动。该大齿轮43及小齿轮43系呈相啮合结构枢设于该制动件44内缘,其中,该大齿轮42内缘中空可供该接杆10一端穿设,且其内缘壁面适处并凸设有二相对的凸块421,该二凸块421恰巧得抵靠于该接杆10的卡掣部13处,藉令驱转机构40作动时,得带动该接杆10同时连动。据此,藉上述的构件,当握柄20空转时,得带动该驱动机构40运转,而该驱动机构40则利用卡齿441、大齿轮42、小齿轮43彼此间反向轮动的关系,同步使该接杆10产生有效作动方向的转动,藉以使握柄20不论作那一方向的转动,皆能使接杆10作同一方向的驱转,进而增加螺丝刀的使用效率。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使用的特点系,当螺丝刀因使用者转动的手部须回转一角度而处于空转状态时,该螺丝刀仍处于有效作动的螺锁作业,而避免人力、时间及效率上的浪费,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本技术的螺丝刀处于空转状态时,仍然具备有效的螺锁作动,因此,如图6A并参考图5所示,在相同条件下,本技术每转动一角度后再回转的一行程,能较习用的螺丝刀更具螺锁效率,而更具实用性。另外,请参看图7-图13,其系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创作,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最大不同系该接杆10与握柄20间系可呈一角度的转动,同时,用以控制该接杆10转动方向的调控组30,并呈更简易的结构,其中,该握柄20用以组接该接杆10一端系设置一拗折部23,该拗折部23系藉由一螺杆24套设一弹性件25后穿设其适当处与该握柄20枢接,令该接杆10与握柄20组接后,可作角度的弯折。而该调控组30的另一组合结构系由一调固件36、套固环37及该外套体34所组成,其中该调固件36内缘系形成一六角座361,且内周壁面并环设有内齿362,而该套固环37系于外周面环设凸肋371,而内缘周面则于一端形成一左、右定位槽372,于另端形成预定数目的钢珠定位槽373,而该外套体34于一端外周面系开设一容槽343,用以供一弹簧344及钢珠345容设,而另端外周面则剖设有二平行的卡槽346,令二拨片38可容设于该卡槽346处,而该二拨片38上系开设有一缺口381,恰可于该缺口381处设置一弹性体382,于组合时,该二拨片38一端可分别受拨动而于该左、右定位槽372中转换,以控制该接杆10的左、右转,而该钢珠345则可于随方向的改变而嵌设于任一钢珠定位槽373中,而形成另一种更为简易且实用的调控组30。承上所述,该接杆10于卡掣部13适当处系形成六角部14,该六角部14恰可套合于该调固件36的六角座361内,进而能令该接杆10受驱动机构40的带动而转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系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技术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螺丝刀的快速驱转结构,其包含一接杆、一握柄、一调控组,以及一驱转机构,其中,该调控组系由一调转盘、轴套、若干心轴及外套体所组成,用于控制该接杆的转动方向,其与驱转机构系设于该接杆与握柄相组接一端,且令该驱转机构为握柄所包容,其特征在于该接杆于套接该驱转机构的一端适处系形成一卡掣部,该卡掣部系削设呈二相对的平面;该握柄内缘系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内壁面处并环设呈凹凸间隔的若干卡槽;该驱转机构包含一固定环、一大齿轮、若干小齿轮及一制动件,其中,该固定环系套设于该外套体外周面适处,用以辅助驱转机构的调转作业,而该制动件内缘中空并环设有卡齿,恰可供该大齿轮及小齿轮枢设其中并相互啮合,而其外缘则凹凸间设有若干抵止部,该等抵止部系可与该握柄的卡槽相嵌套,又,该大齿轮内缘供该接杆一端穿设的内壁面适处,系凸设有二相对的凸块,该二凸块并恰巧与该接杆的卡掣部相抵接,令驱转机构作动时得带动该接杆连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刀的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丝刀的快速驱转结构,其包含一接杆、一握柄、一调控组,以及一驱转机构,其中,该调控组系由一调转盘、轴套、若干心轴及外套体所组成,用于控制该接杆的转动方向,其与驱转机构系设于该接杆与握柄相组接一端,且令该驱转机构为握柄所包容,其特征在于:该接杆于套接该驱转机构的一端适处系形成一卡掣部,该卡掣部系削设呈二相对的平面;该握柄内缘系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内壁面处并环设呈凹凸间隔的若干卡槽;该驱转机构包含一固定环、一大齿轮、若干小齿轮及一制动件,其中,该固定环系套 设于该外套体外周面适处,用以辅助驱转机构的调转作业,而该制动件内缘中空并环设有卡齿,恰可供该大齿轮及小齿轮枢设其中并相互啮合,而其外缘则凹凸间设有若干抵止部,该等抵止部系可与该握柄的卡槽相嵌套,又,该大齿轮内缘供该接杆一端穿设的内壁面适处,系凸设有二相对的凸块,该二凸块并恰巧与该接杆的卡掣部相抵接,令驱转机构作动时得带动该接杆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炯樟
申请(专利权)人:蔡炯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