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宇贵专利>正文

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4834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包括热泵热水器、承压式水箱、烘干箱、水泵和生活热水端口。热泵热水器设置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承压式水箱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加热水进口通过水泵与第一接口相连接,加热水出口连接至第二接口。烘干箱设置烘干水进口和烘干水出口,烘干水进口与第二接口相连接,烘干水出口连接至第一接口。生活热水端口与第二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高效节能、多功用、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热水器的功能比较单一,只具备制热水功能,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如果单纯只使用热水功能,用水量又不大,而热水器价格又普通偏高,所以热水器的使用功能较单一,性价比很低,限制了热泵热水器的推广运用。而与此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户在食品烘干、蔬菜烘干、荔枝龙眼等水果烘干、药材烘干、粮食作物烘干以及衣物快干等方面烘干量大幅增加。传统晾干、太阳晒干的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干燥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使用PTC加热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存在能耗大、不安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多功用、环保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包括热泵热水器、承压式水箱、烘干箱、水泵和生活热水端口;所述热泵热水器设置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 ;所述承压式水箱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加热水进口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接,所述加热水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烘干箱设置烘干水进口和烘干水出口,所述烘干水进口与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烘干水出口连接至第一接口;所述生活热水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接。进一步地,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还包括补水端口,所述补水端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安装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包括补水口、循环加热出水口和烘干回水口,所述补水口与所述补水端口相连接安装,所述循环加热出水口通过水泵与所述加热水进口相连接,所述烘干回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烘干水出口。进一步地,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还包括回水水泵和第一阀门,所述回水水泵和第一阀门通过管道设置于所述烘干水出口与所述烘干回水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承压式水箱通过第二接口、烘干水进口、烘干水出口、第一接口与所述烘干箱相互连接形成烘干循环。进一步地,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补水口与所述补水端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口包括循环加热进水口、烘干送水口和生活出水口,所述循环加热进水口与所述加热水出口相连接,所述烘干送水口连接至所述烘干水进口,所述生活出水口与所述生活热水端口相连接。进一步地,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还包括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生活热水端口相连接安装,所述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烘干送水口与所述烘干水进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节流阀、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通过管道依次相安装连接形成闭合循环,所述加热水进口通过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加热水出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为热水盘管辐射式烘干箱,所述热水盘管辐射式烘干箱内设置热水盘管,所述烘干水进口通过所述热水盘管与所述烘干水出口相连接。下面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效果或原理进行说明。1、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具备的烘干功能,扩展了热泵热水器的的功能,增加热泵热水器的利用率,提高了热泵热水器的性价比,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有利于热泵热水器的推广。2、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具备的烘干功能满足了因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对食品烘干、蔬菜烘干、荔枝龙眼等水果烘干、药材烘干、粮食作物烘干以及衣物快干等的需求。3、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克服了传统晾干、太阳晒干的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干燥质量难以保证,以及PTC加热的方式,造成能耗大、安全系数低等几大问题。4、利用高效热泵技术,实现家用烘干高效节能,在相同的烘干量情况下,比传统电加热省电。5、热泵热水器的加热水出口在对生活热水端口和烘干箱直接供水时,所得到的热水温度比直接从承压式水箱出来的热水温度高,采用这样的供水方式能实现对承压式水箱内的热水少加热,这降低了热泵热水器中压缩机的冷凝温度,也降低了承压式水箱保温温度,因而环保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一所述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二所述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热泵热水器,110、加热水出口,120、加热水进口,20、承压式水箱,210、第一接口,211、烘干回水口,212、循环加热出水口,213、补水口,220、第二接口,221、生活出水口,222、烘干送水口,223、循环加热进水口,30、烘干箱,310、烘干水进口,320、烘干水出口,40、水泵,50、补水端口,60、生活热水端口,70、回水水泵,801、第一阀门,802、第二阀门,803、第三阀门,804、第四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包括热泵热水器10、承压式水箱20、烘干箱30、水泵40和生活热水端口 60。热泵热水器10设置加热水进口 120和加热水出口110。承压式水箱20设置第一接口 210和第二接口 220。加热水进口 120通过水泵40与第一接口 210相连接,加热水出口 110连接至第二接口 220。烘干箱30设置烘干水进口 310和烘干水出口 320,烘干水进口 310与第二接口 220相连接,烘干水出口 320连接至第一接口 210。生活热水端口 60与第二接口 220相连接。其中,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还包括补水端口 50,补水端口 50与第一接口 210相安装连接。热泵热水器10包括压缩机、节流阀、冷凝器和蒸发器,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通过管道依次相安装连接形成闭合循环,加热水进口 120通过冷凝器与加热水出口 110相连接。烘干箱30为热水盘管辐射式烘干箱,热水盘管辐射式烘干箱内设置热水盘管,烘干水进口 310通过热水盘管与烘干水出口 320相连接。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在第一接口 210与烘干水出口 320之间设置第一阀门801,在第一接口 210与补水端口 50之间设置第二阀门802,在第二接口 220与生活热水端口 60之间设置第三阀门803,在第二接口 220与烘干水进口 310之间设置第四阀门804。烘干作业时,打开第一阀门801和第四阀门804,开启热泵热水器10进行烘干循环。烘干作业完成后,关闭第一阀门801和第四阀门804,即可正常使用热水循环加热和生活热水使用等功能。只要承压式水箱20里的热水温度足够,就可直接使用生活热水,当承压式水箱20里的热水温度不够时,用户可以直接启动热泵热水器10,对承压式水箱里的热水进行加热,直到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时自动停机。实施例二如附图2所示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机构与实施例一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第一接口 210包括补水口 213、循环加热出水口 212和烘干回水口 211,补水口 213与补水端口 50相连接安装,循环加热出水口 212通过水泵40与加热水进口 120相连接,烘干回水口 211通过管道连接至烘干水出口 320。进一步,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还包括回水水泵70和第一阀门801,回水水泵70和第一阀门801通过管道设置于烘干水出口 320与烘干回水口 211之间。承压式水箱20通过第二接口 220、烘干水进口 310、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热水器、承压式水箱、烘干箱、水泵和生活热水端口;所述热泵热水器设置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所述承压式水箱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加热水进口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接,所述加热水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烘干箱设置烘干水进口和烘干水出口,所述烘干水进口与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烘干水出口连接至第一接口;所述生活热水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热水器、承压式水箱、烘干箱、水泵和生活热水端口 ; 所述热泵热水器设置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 所述承压式水箱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加热水进口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接,所述加热水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口 ; 所述烘干箱设置烘干水进口和烘干水出口,所述烘干水进口与第二接口相连接,所述烘干水出口连接至第一接口; 所述生活热水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端口,所述补水端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安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包括补水口、循环加热出水口和烘干回水口,所述补水口与所述补水端口相连接安装,所述循环加热出水口通过水泵与所述加热水进口相连接,所述烘干回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烘干水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水泵和第一阀门,所述回水水泵和第一阀门通过管道设置于所述烘干水出口与所述烘干回水口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热泵热水及烘干两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水箱通过第二接口、烘干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志成段赞辉韩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宇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