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箱及具有该操纵箱的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462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纵箱及具有该操纵箱的起重机,包括基座、操纵箱壳体、扶手和升降机构;所述操纵箱壳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操纵箱壳体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扶手和所述操纵箱壳体之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trol box and crane hav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 box and the control box of the cra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hell, an operation box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control box installed on the base, the handle is disposed in the control box and the shell,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control box shell armrest 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操纵
,尤其涉及一种操纵箱及具有该操纵箱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在起重机控制室内,在操作人员座椅的两侧一般布置有电控或液控的操纵箱,通常在操纵箱第一端设置液控或电控手柄,而在操纵箱顶部位置布置有包括若干开关、旋钮、指示灯等的操作面板。传统的操纵箱一般采用薄板件或注塑件制成,并且固定在控制室内的地板上,而改进的操纵箱通常与控制室内的座椅前后行程调整滑轨连动,即当座椅进行前后调整时,操纵箱可以与座椅进行同步移动,部分座椅带有两级滑轨,从而使操纵箱相对于座椅也可以进行前后距离调整以方便操作者的使用。但是,现有的操纵箱上的扶手相对于座椅的高度和角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调整,因此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肘部悬空或抬高,从而使操作人员的手臂肌肉静态受力,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扶手高度的操纵箱,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提高舒适性。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操纵箱的起重机。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操纵箱,包括基座、操纵箱壳体、扶手和升降机构;所述操纵箱壳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操纵箱壳体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扶手和所述操纵箱壳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部、立柱和调节元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操纵箱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设有收容腔,所述立柱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调节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卡持所述立柱和松开所述立柱的二种状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设有与所述收容腔相通的安装孔,所述立柱间隔设有卡位孔,所述调节元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卡位孔配合以卡持所述立柱。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元件为螺栓,所述安装孔具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纵箱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操纵箱壳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手动开关、拉线开关和气弹簧,所述拉线开关连接所述手动开关和所述气弹簧,所述操纵箱壳体与所述基座的连接为枢轴连接,所述气弹簧与所述基座枢轴连接,所述气弹簧具有与所述操纵箱壳体底部铰接的伸缩杆,所述手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扶手的第一端,所述手动开关为拉手开关。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纵箱还包括悬臂支架和控制盒,所述悬臂支架连接所述操纵箱壳体和所述控制盒。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与所述悬臂支架枢轴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控制室,控制室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至少一侧设有上述的操纵箱。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纵箱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手动开关、拉线开关和气弹簧,所述拉线开关连接所述手动开关和所述气弹簧,所述操纵箱壳体与所述基座的连接为枢轴连接,所述气弹簧与所述基座枢轴连接,所述气弹簧具有与所述操纵箱壳体底部铰接的伸缩杆。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与所述悬臂支架枢轴连接。本技术的扶手及具有该扶手的操纵箱,升降机构包括安装部、立柱和调节元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安装部设有收容腔,所述立柱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调节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卡持所述立柱和松开所述立柱的二种状态,当调节元件松开所述立柱时,使立柱沿收容腔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使调节元件卡持所述立柱;从而实现扶手部的升降控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状态时人员的舒适性,减少肘部肌肉的静态受力。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操纵箱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控制盒处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图3显示了图1所示操纵箱调整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操纵箱及具有该操纵箱的起重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纵箱100设置在起重机控制室的座椅(图未示)一侧或者两侧,包括基座10、操纵箱壳体20、悬臂支架30、控制盒40、扶手50、升降机构60和角度调节机构70。基座10可以直接固定在操纵室的地板上,也可以与座椅固定连接。操纵箱壳体20的内部用于安装操纵器件和电器零件,其与基座10的第一支点12枢轴连接。悬臂支架30固定安装在操纵箱壳体20的第一端,控制盒40安装在悬臂支架30上。控制盒40上布置有开关、按钮或者电脑显示器。控制盒40与悬臂支架30通过旋转机构80连接,当整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盒40旋至不易碰触的位置(图中A处),工作状态时可将控制盒40旋转至便于操作的位置(图中B处),既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又可有效避免误操作。扶手50通过升降机构60安装在操纵箱壳体20的第二端,升降机构60用于调节扶手50的高度。升降机构60包括安装部62、立柱64、弹性件66和调节元件68。安装部62大致呈立方柱体,安装部62下端一侧与操纵箱壳体2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安装部62内形成上下两端开口的矩形收容腔622,在安装部62下端设置有卡止件624,卡止件624将收容腔622的下端封闭。在安装部62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与调节元件68配合的贯通的安装孔(图未示),该安装孔的轴线优选位于水平方向上,并且该安装孔与收容腔622相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孔是螺纹孔。立柱64大致呈矩形,其第一端,即上端与扶手50固定连接;立柱64的第二端,即下端插入于安装部62的收容腔622内,并与弹性件66相抵持。在立柱64 —侧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限位孔642,这些限位孔642可分别与安装部62的安装孔对应配合。弹性件66容置在收容腔622内,其第一端抵顶位于安装部62收容腔622下端的卡止件624,其第二端抵顶立柱64的第二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6是柱状螺旋弹簧。调节元件68与限位孔642的配合可固定立柱6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元件68为螺栓。调节元件68的螺杆部分伸入安装部62上的安装孔,并与其螺纹配合。调节元件68的螺帽部分露出于安装部62外。当调节元件68拧松时,调节元件68的螺杆末端不与立柱64干涉,在弹性件66的抵顶作用下,立柱64可沿收容腔622向上移动(如果需要降低扶手50的高度则由操作者向下按压扶手50,使立柱64沿收容腔622向下移动),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由操作者拧紧调节元件68,使调节元件68的螺杆末端伸入立柱64上对应的限位孔642,从而卡住立柱64使其定位。角度调节机构70用于调节操纵箱100的角度,其包括气弹簧72、拉手开关74和拉线开关76。气弹簧72的第一端与基座10的第二支点14铰接,该第二支点14低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纵箱,包括基座、操纵箱壳体和扶手,所述操纵箱壳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操纵箱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箱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扶手和所述操纵箱壳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新熊凯吴新开程映球周庆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