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坤煌专利>正文

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38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包括一头部、一连接部及一握柄。该连接部的二端分别与头部及握柄枢接,其内部设相互贯通的贯穿孔及容置孔,贯穿孔中设二相互分离的第一顶掣件及第二顶掣件,第一顶掣件与该头部的枢接部齿部相卡住,第二顶掣件与握柄凸部的齿部相互卡住;容置孔中设有按压件,按压件中段具有一小径段及至少一大径段,该按压件被一设于容置孔中的弹簧向一方向顶推。其可自行改变头部与连接部的角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尤其涉及一种能使头部及握柄的角度固定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如图9及附图说明图10所示,为习用的扳手,其是由一头部6、一连接部7及一握柄8组成。该头部6的一端凸伸有一枢接部61,该枢接部61的端面呈齿状;而该握柄8的相对端凸伸有一凸块81,该凸块81的端面呈齿状。该连接部7相对枢接部61与凸块81的端面各开设有一U形开口77、78,其分别与枢接部61及凸块81枢接,该U形开口77、78的封闭端底面各开设有一槽73、74,该槽73、74内各先后置入一弹簧72、75,并分别顶挚一钢珠76、71,该钢珠76、71则可分别嵌卡枢接部61与凸块81的端部。当欲调整头部6与连接部7的夹角时,需扳动扳手头部6,借由枢接部61的齿峰推抵钢珠71,并使齿峰推抵弹簧72力量大于弹簧72的弹力,让弹簧72压缩而钢珠71后退,使得头部6可旋转,并让齿峰越过钢珠71,使钢珠71进入下一个枢接部61齿状的齿谷,这样,弹簧72又恢复原来长度而使钢珠71与枢接部61再度相嵌卡,以便达到不同夹角的效果。但当使用者在使用此扳手时,若握持握柄8的向下或向上施力太大,而使枢接部61的齿状端面能抵抗弹簧72抗力,让钢珠71能缩入槽73内时,会在使预先调整的角度改变,造成使用者使用不便,因此,此种习用的扳手虽能调整角度使用,但仍无法定位,故使用仍有不便的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是利用一按压件顶挚钢珠与顶针,使得扳手在使用状态时钢珠能被固定,而不会使扳手在使用状态下又自行改变头部与连接部的角度。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于头部调整角度的同时又能调整握柄的角度,让使用者更能方便使用扳手并使扳手用于更多不同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头部、一连接部及一握柄;所述头部的一端是可连接不同工具,该头部的另一端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多个齿部;所述连接部与该头部的枢接部相互枢接,该连接部内部具有一轴向延伸的贯穿孔,该贯穿孔中设二相互分离的一第一顶掣件及一第二顶掣件,该第一顶掣件与该头部的枢接部齿部相卡住,该连接部于该第一顶掣件及第二顶掣件之间具有一与该贯穿孔垂直相通的容置孔,该容置孔中设有一按压件,该按压件的一端具有一按压部,该按压件中段具有一小径段及至少一大径段,且该按压件被一设于该容置孔中的弹簧向一方向顶推;所述握柄的一端凸伸有一凸块,该凸块是与该连接部远离头部的一端相枢接,该凸块的端面呈齿状,其是与该第二顶掣件相嵌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握柄的凸块是以一轴与该连接部另一端枢接,且该握柄近凸块的一段设有一外套,该外套与握柄间设有第二弹簧。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连接部与该头部的枢接部枢接的一端为一第一U形开口,该连接部与该握柄枢接的一端为一第二U形开口。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枢接部的侧面设有一贯通二侧的孔,该第一U形开口是以一第一连接件穿过该头部的孔与枢接部枢接。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连接部的容置孔于两端开口处分别具有一大径部。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按压件远离按压部一端旋锁一固定件。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第一顶掣件为一钢珠,该第二顶掣件为一顶针。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顶针异于按压件的一端成螺纹状,并套设有一弹簧,该顶针于弹簧外端旋锁一螺帽及一顶针头。前述的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中该按压件在按压部及小径段之间的大径段外套设有一第一弹簧。本技术可自行改变头部与连接部的角度。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III-III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IV-IV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习用产品的剖视图。图10是与图9所示习用产品成90°的剖视图。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是一种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是由一头部1、一连接部2及一握柄3组成。该头部1的一端可连接多种不同功能的工作头(图中未示),而另一端延伸有一枢接部11,该枢接部11的端面呈多数个齿状,且枢接部11的侧面设有一贯通二侧的孔12。该连接部2的一端为一第一U形开口21,且该连接部2的第一U形开口21是以一第一连接件211穿过该头部1的孔12与枢接部11枢接,该连接部2远离第一U形开口21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二U形开口25,该连接部2内部开设一轴向延伸的贯穿孔22,该连接部2近第一U形开口21的一段开设一容置孔24,该容置孔24是与贯穿孔22垂直相通,该容置孔24于两端开口处另具有一大径部242,该容置孔24中设一按压件23。该按压件23的一端具有一位于容置孔24其中一大径部242的按压部234,该按压件23远离按压部234一端旋锁一固定件241。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241为一螺钉,且其头端是位于另一大径部242,以将按压件23限制于容置孔24中,该按压件23中段具有一小径段231,该按压件23于小径段231的两端分别为一大径段232,该按压部234与容置孔24的大径部242底部间套设有一第一弹簧233。该连接部2于贯穿孔22中且接近第一U形开口21处设有一钢珠13,而该贯穿孔22于该第一U形开口21反向位置设有一顶针26,该顶针26异于按压件23的一端成螺纹状,并套设有一弹簧27,且该顶针26于弹簧27外端旋锁一螺帽28及一顶针头29,使其可控制连接部2与握柄3的嵌卡程度。该握柄3的一端凸伸有一凸块31,该凸块31是以一轴32与该连接部2另一端枢接,该凸块31的端面呈齿状,其是与顶针头29相嵌卡,该握柄3近凸块31的一段套设有一外套4,该外套4与握柄3间装设有一第二弹簧41。本技术依使用者使用状况而需调整头部1的角度时,需将按压件23向下按住,借此带动按压件23的小径段231向下移动到连接部2的贯穿孔22处,使得原本被按压件23的大径段232抵住的钢珠13往小径段231移动,此时钢珠13不再与头部1的枢接部11端面的齿状相嵌卡,使头部1有一充足的空间旋转致使用者所需的角度。当放开按压件23后,钢珠13立即又恢复与枢接部11端面的齿状相嵌卡,使得先前所旋转的角度得以固定,因此不会使扳手在使用状态过程中改变角度。根据上述的原理,当使用者在调整扳手头部1的同时,亦可调整握柄3,当按压件23向下按住时,按压件23中段的小径段231向下移动到连接部2的贯穿孔22,使得原本被按压件23的大径段232抵住的顶针26能够不再被抵挚住,使顶针26只被弹簧27的回顶力顶住,此时扳动握柄3,顶针26借由凸块31端面的齿状抵顶即很容易的克服弹簧27的力量,使握柄3与连接部2之间弯至所需的角度。当放开按压件23后,该顶针26不被按压件23的大径段232顶挚,而顶针头29即又恢复与凸块31端面的齿状相嵌卡,使得先前所旋转的角度得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的弯折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头部、一连接部及一握柄;所述头部的一端是可连接不同工具,该头部的另一端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多个齿部;所述连接部与该头部的枢接部相互枢接,该连接部内部具有一轴向延伸的贯穿孔,该贯穿孔中设 二相互分离的一第一顶掣件及一第二顶掣件,该第一顶掣件与该头部的枢接部齿部相卡住,该连接部于该第一顶掣件及第二顶掣件之间具有一与该贯穿孔垂直相通的容置孔,该容置孔中设有一按压件,该按压件的一端具有一按压部,该按压件中段具有一小径段及至少一大径段,且该按压件被一设于该容置孔中的弹簧向一方向顶推;所述握柄的一端凸伸有一凸块,该凸块是与该连接部远离头部的一端相枢接,该凸块的端面呈齿状,其是与该第二顶掣件相嵌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煌
申请(专利权)人:林坤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