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贤平专利>正文

离心式电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27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心式电动扳手,其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电机、棘爪及棘爪离合机构和棘轮,棘轮与棘爪相对且棘轮转轴的前端伸出机壳之外作为输出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套有可径向滑动并在其外圆周面上嵌有摩擦片的离心块,且摩擦片及离心块罩在与棘爪离合机构转轴相联动的钢碗内并与之摩擦式联接。所述的离心块至少为二个,分别均布地套在与电机输出轴相固定的滑动轴上。一旦输出转轴受外力而停转时,由于转速变低,电机输出轴带动的离心块没有足够的离心力而使摩擦片脱离与钢碗的摩擦联接,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电机过电流的产生,保障了电机的可靠工作;而采用导柱、压板和拉板的离合方式,使棘爪与棘轮的离合动作更加可靠,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起来更加的实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电动扳手,尤其指一种离心式电动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心式电动扳手一般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电机、棘爪及棘爪离合机构、棘轮和输出转轴,输出转轴的头部伸出机壳之外,而棘爪离合机构又具有各式不同的结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棘爪离合机构,现有的离心式电动扳手都无一例外将电机输出轴通过常规的花键等固定连接方式与棘爪离合机构的转轴相联动,使得电机的旋转带动棘爪离合机构转动,当达到一定速度时,棘爪离合机构暂时放开棘爪,使棘爪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偏转,撞击棘轮使之转动,撞击后,棘爪转速下降,重新被其离合机构锁定复位,当转速再次上升到一定速度时,重复上述动作,就这样周而复始,通过输出轴拧动螺栓等零件,从而实现电动扳手的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当所拧的螺栓处于旋紧状态下时,或输出轴受到阻力而停止转动时,由于电机输出轴与棘爪离合机构的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电机转轴将发生堵转而产生过电流,该过电流严重时甚至将电机绕坏,而影响其使用。另外,现有的棘爪离合机构,如公开号为CN2541133Y的《一种离心式电动板手》中所公开了的设计方案中,由于其采用离心式杠杆机构,即在不同的转速下,杠杆通过克服拉簧的作用而转动,将限位销的头部伸入或外拔于棘爪座中,使棘爪复位或摆动,从而实现棘爪与棘轮的离合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弹簧的弹性疲劳,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无法使限位销可靠地工作,且使用寿命短,以致影响电动扳手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防止电机过电流产生的离心式电动扳手。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离心式电动扳手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电机、棘爪及棘爪离合机构和棘轮,棘轮与棘爪相对且棘轮转轴的前端伸出机壳之外作为输出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套有可径向滑动并在其外圆周面上嵌有摩擦片的离心块,且所述的摩擦片及离心块罩在与棘爪离合机构转轴相联动的钢碗内并与之摩擦式联接。所述的离心块至少为二个,分别匀布地套在与电机输出轴相固定的滑动轴上。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上还可以套有将上述离心块及摩擦片挡于钢碗内的挡块;且所述的挡块与滑动轴以制成一体件为佳。所述的棘爪离合机构还可以包括棘轮座、导柱、压板和拉板,在相对于电机的棘轮座壁上延伸出作为上述转轴的中心轴,所述的拉板套在该中心轴上,其端部与压板的一端相抵,该压板可绕其中部的销轴转动,且其另一端与导柱的尾部相低,所述的导柱则可滑动地设置在棘轮座的对应贯穿孔内,且当其头部伸出该贯穿孔时正好插入棘爪的相应通孔内,并在棘轮座与导柱之间设有使导柱始终具有向压板另一端侧移动趋势的复位弹簧。所述棘轮座外表可以设有与贯穿孔相贯通的凹槽,在该凹槽内容纳有一定位球和使定位球始终具有向贯穿孔侧移动趋势的定位弹簧,而与该凹槽相对应的导柱表面则设有可容纳部分定位球的凹入部。所述的压板以呈L型为佳,上述销轴位于其拐角处并固定在棘轮座的凸台上,而相应地在拉板的端部设有与L型压板一端相配合的弯折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旦输出转轴受外力而停转时,由于转速变低,电机输出轴带动的离心块没有足够的离心力而使其上的摩擦片脱离与钢碗的摩擦联接,即相当于电机输出轴脱离棘爪离合机构,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电机过电流的产生,保障了电机的可靠工作;而采用导柱、压板和拉板的离合方式,使棘爪与棘轮的离合动作更加可靠,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使用起来更加的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导柱在顶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掉挡板后的离心块、滑动轴、摩擦片及钢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离心块、滑动轴、摩擦片及钢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离心式电动扳手包括机壳1、位于机壳1内的电机2、棘爪7及棘爪离合机构和棘轮,棘轮与棘爪7相对且棘轮转轴的前端伸出机壳1之外作为输出转轴8,棘爪离合机构又包括棘轮座6、导柱10、压板9、定位球11和拉板5,在相对于电机2的棘轮座7壁上延伸出作为棘爪离合机构转轴的中心轴12,所述的拉板5套在该中心轴12上,并在其端部设有一弯折边15,而该弯折边15又与一L型压板9的一端相抵,该L型压板9在其拐角处通过销轴转动地固定在棘轮座6的凸台上,使压板9可绕其中部转动,而其另一端与导柱10的尾部相低,该导柱10可滑动地设置在棘轮座6的对应贯穿孔内,且当其头部伸出该贯穿孔时正好插入棘爪7的相应通孔17内;为了使导柱10可自动复位,在导柱尾部端外侧套有一复位弹簧14,该复位弹簧14的一端抵在棘轮座6的端面上,而另一端抵在导柱10尾部的凸缘上,使得导柱10始终具有向压板9另一端侧移动趋势;在所述棘轮座6外表还设有与贯穿孔相贯通的凹槽,在该凹槽内容纳有定位球11和定位弹簧16,该定位弹簧16一端抵在位于凹槽上部的弹簧座上,另一端抵在定位球11上,使定位球11始终具有向贯穿孔侧移动的趋势,而与该凹槽相对应的导柱10表面则设有可容纳部分定位球11的凹入部13,因此导柱10在移动过程中,当凹槽与导柱上的凹入部13相对齐时,该定位球11可部分落入在凹入部13内,以阻止导柱10相对于棘轮座6滑动。而电机与棘爪离合机构中心轴12之间是通过以下方式联动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电机输出轴3上通过键槽固定有一滑动轴21,该滑动轴21的截面呈腰形,在其外套有可沿该滑动轴径向滑动的两个离心块4,而离心块4的外端面呈圆周状,在其外圆周面上嵌设由合成塑胶制成的摩擦片19,且摩擦片19及离心块4罩在与棘爪离合机构中心轴12相联动的钢碗18内并与之摩擦联接。为了使离心块4及摩擦片19可靠地罩于钢碗18内,在电机输出轴上还套有一挡板20,将离心块4限位在钢碗18内。使用时,当电动板手不工作或电机2处于低速转动状态下,由于离心力不足以使离心块4甩出,即其外圆周面上的摩擦片19与钢碗18之间没有产生摩擦力,此时中心轴12不转动,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导柱10脱离棘爪上的通孔17,在导柱10向压板9侧复位的过程中,当凹入部13与棘轮座上的凹槽相对时,定位球11在定位弹簧16的作用,部分落入凹入部13内,使导柱10相对于棘轮座6定位,这样既使电机2转动,输出转轴8也不会转动。而一旦电机2到达一定转速时,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块4沿着滑动轴21径向外移,即被甩出,致使摩擦片19与钢碗18内壁相摩擦,从而带动中心轴12旋转,此时在离心力的转用下,拉板5向外滑动,同时其端部的弯折边15按压L型压板9的一端,使L型压板9逆时针转动,继而压板9的另一端推动导柱10的尾部,克服复位弹簧14的作用力,将导柱10瞬间顶出,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导柱10也压迫定位球11向凹槽内移动,并随之压缩定位弹簧16,使定位球11完全位于凹槽内,这样导柱10的头部伸入棘爪7的通孔17中,使棘爪7与棘轮相啮合,带动输出转轴8转动,即可拧动螺栓,实现扳手的功能。而当拧紧螺栓或外力的阻挡下,输出转轴8和棘轮座6及转轴停止转动,继而拉板5失去离心力回复原位,其端部弯折边15离开压板9的一端,导柱10则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向压板9另一端侧移动,使得导柱10头部脱离棘爪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电动扳手,其包括机壳(1)、位于机壳内的电机(2)、棘爪(7)及棘爪离合机构和棘轮,棘轮与棘爪(7)相对且棘轮转轴的前端伸出机壳(1)之外作为输出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3)上套有可径向滑动并在其外圆周面上嵌有摩擦片(19)的离心块(4),且所述的摩擦片(19)及离心块(4)罩在与棘爪离合机构转轴相联动的钢碗(18)内并与之摩擦式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贤平
申请(专利权)人:钱贤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