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平专利>正文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005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8:22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由护套、密封垫、针管、针座、阻尼圈、活塞、推杆、外筒组成;密封垫在针座前、中段结合处与外筒锥头内孔间形成气密封;阻尼圈内径略小于针座后段外径、但大于针座中段外径,阻尼圈套在针座下端底部后装在外筒前端内,使针座、阻尼圈、外筒之间形成气液密封;活塞表面有一环形沟槽,活塞直径略大于外筒内径,活塞与推杆装在外筒内腔并与外筒内壁呈滑动紧密配合。注射后,继续挤压推杆,针座下端锐利裙边与推杆内孔锐利边缘可将活塞表面切割成开窗,推杆使阻尼圈前移,压缩外筒前段内腔空气,阻尼圈前移到针座中段时,针座释放,压缩空气将针座针管射入推杆内腔,活塞开窗恢复,使针管屏蔽不能外露。具有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mproved positive pressure retraction type safety syringe

The improved type positive pressure back type safety syringe, a sheath, a sealing gasket, a needle tube, a needle seat, a damping ring, a piston and a push rod and the outer cylinder; a sealing gasket in the front and the middle seat junction and the outer cylinder cone hole is formed between the gas seal; the damping ring diameter i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e needle diameter, but greater than the posterior segment the middle seat diameter, the needle seat bottom after damping trap install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outer tube,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seal between the needle seat, a damping ring, the outer cylinder; the surface of piston has an annular groove, the piston diameter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the piston and the push rod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in a sliding closely. After the injection, continue to squeeze the push rod, needle sharp skirt and the push rod hole at the lower end of sharp edges can be cu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piston rod to open the window, the outer cylinder compression damping ring forward, front air cavity, release needle damping ring forward to the middle, the needle needle, needle tube into the cavity of the piston rod of compressed air, the recovery window, the needle shield is not expos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practicality, low cost, safe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用于对人体组织的穿刺过程及其在穿刺后向组织内注射给药或抽取组织标本的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二 )、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21311.1公布了气压式回缩自毁注射器,包括注射筒、筒状的空心注射杆、针座、密封垫、活塞和密封接头,针座的中央设置有针头,针座通过套装在其下端的密封垫安装在注射筒的前端,活塞套设在注射杆前端的外侧,密封接头设置在注射杆前端的内测,密封接头和针座上设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射杆推至所述注射筒的前端时,注射筒前端的内壁与针座前端的外壁气密封,注射杆内壁上设置有阻止密封接头和针座从注射杆下端射出的限位装置,注射杆下端设置有沟通注射杆内腔与外界的排气孔。所述的针座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限位座,密封垫套装在限位座上并使针座外壁和注射筒内壁气密封;所述的限位装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注射杆中部和下部,限位装置就是注射杆内壁上的三道凸筋。该技术方案虽较以往的利用机械力(弹簧力或人工拉力)使针座和针管回缩的自毁或安全注射器有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①、针座前端与注射筒前端依靠斜面且是在注射杆推至注射筒前端时,利用注射杆对针座与外筒前端内壁的压力,使二者形成密封,此方法在大批量注塑件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存在部件尺寸的相互误差,会使上述密封存在不确定性,密封变得不完全可靠,如此会使注射筒前端内腔的空气压缩度降低,空气压强减小,不能实现针座被弹射回缩;②、该方案中,针座下部凸起形成的是限位座,仅是与密封垫配合,完成针座与注射筒内壁之间的气密封,限位针座,使其不能后移。文中没有说明:限位座要有一定的长度,使密封垫在限位座的表面能够在注射杆的挤压下,滑动密封时,前移一定距离, 完成对注射筒前端内腔空气的密封压缩,产生使针座和密封接头向推杆内腔弹射所需要的一定压强(动能)。所以,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仅仅是密封垫从限位座上前移到针座中部,此距离对注射筒前端内腔空气的压缩是难以实现所需要的压强的,尤其是小规格(小于1.0ml)的注射器,其注射筒内腔直径小于4.0mm,一般的密封垫厚度约2-3.0mm;如此的压缩距离,空气压强极其微弱,是不能实现上述方案所述的针座回缩的需要的、由于该方案利用了针座下端内孔与密封接头前端插头相互连接的结构,方使二者带动针管一起回缩进入注射杆内腔;由于针座内孔与密封接头之间存在的连接空间,使得药物残留量增加,尤其是贵重药物,会造成药物浪费及疗效损失;④、由于该方案是利用密封接头的底部边缘与注射杆内中部和下部的三道凸筋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针头的限位,使其不能从注射杆下端射出,同时也不能由注射杆上端孔中外露。由于该方案存在上述第①、第②的不足或缺陷,使其回缩不确定,尤其是小规格注射筒时,就没有回缩;那么针头、针座和密封接头一同回缩(射出)的可能会:不完全进入注射杆内腔,即针头及针座和密封接头未能被足够的压缩空气射出、回缩到两个限位装置之间,那么,针尖就不能完全进入注射杆内腔,而继续外露,存在针刺伤害的风险。(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方案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进后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靠,实用性好,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且为广大医护人员接受的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由护套、密封垫、针管、针座、阻尼圈、活塞、推杆、外筒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座前段的外表与外筒前段锥头内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使针座前段与中段结合处与外筒锥头内孔形成气密封;阻尼圈套装在针座后段的下端并将其底部的呈喇叭形扩展的锐利裙边完全包裹,然后一同安装在外筒的前端内腔中,使针座、阻尼圈、外筒之间形成气液密封;也使外筒前段的空间完全封闭;活塞为帽状结构,其上端表面有一环形沟槽,其侧面有两个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直径略大于外筒的内径,活塞安装在推杆的前端外侧,推杆及活塞安装在外筒内腔,活塞与外筒内壁之间呈滑动紧密配合。针座的前段外径略小于外筒前端锥头内孔直径;针座中段外径大于外筒前端锥孔的内径,针座后段外径大于针座中段的外径,针座后段的长度是阻尼圈厚度的2倍以上,针座后段的底部呈喇叭状扩展形成锐利裙边,所述的锐利裙边的直径等于活塞表面环形沟槽的直径;所述的锐利裙边的一侧被切削,被切削部分的弦高(D-R)等于或略大于活塞表面的厚度。推杆为空心杆结构,其上端内孔周壁呈环形锐利边缘,其直径略大于活塞上端表面的环形沟槽的直径,在推杆上端的外侧有1-2个环形凸起,可与活塞呈紧密配合,推杆内腔的深度大于针座与针管长度的总和;推杆下端扩大呈平板状,其中央有小孔与上端内孔贯通。所述外筒为中空结构,其前端有缩小的锥头,其中央有锥孔,外筒的前段内径略小于外筒中后段的内径;外筒前段与中段相交处到外筒前端锥孔内壁的距离略大于针座后段与中段长度的总和;外筒前段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针座后段长度与阻尼圈厚度的总和。针座位于外筒的前端内腔中,针座中段与下段结合处到外筒前端内壁的距离P大于阻尼圈的厚度;针座后段的长度是阻尼圈厚度的2倍以上。阻尼圈是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的环状物,其内径略小于针座后段的外径但大于针座中段的外径;阻尼圈的外径略大于外筒前段的内径。针座后段嵌装在阻尼圈的内孔中,阻尼圈在外筒内壁与针座外表之间形成密封和嵌固,该嵌固力(摩擦阻力)大于10N,以满足对注射针的止回力要求;阻尼圈的厚度在2.0mm以上,其内径略小于针座后段的外径,但大于针座中段的外径,阻尼圈的外径略大于外筒前段的内径。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和技术进步: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在注射药液完毕后,继续挤压推杆,使推杆将阻尼圈前移,压缩外筒前段内腔空气,并在压缩终末段,使阻尼圈前移到针座中段(因其直径小于阻尼圈内径),突然释放针座,使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迅速射向推杆内腔。使得本技术方案较利用弹簧及人工回拉等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容易的特点;由于本技术采用针座底部扩展的锐利裙边与推杆内孔前端锐利边缘相互作用于活塞表面的环形沟槽,且由于针座底部的锐边裙边被切削一部分,以上作用可在活塞表面的环形沟槽处切割成一个可以开启和关闭的开窗,针座在推杆作用下,穿过开窗,并在压缩空气作用下,针座针管迅速被射入推杆内腔,然后空气压力平衡后,活塞开窗自然恢复关闭状态,将针管关闭在推杆内腔,使其不能再次外露。使得本技术具有回缩可靠,屏蔽针管确切,结构简单的特点。本技术方案的活塞与针座、阻尼圈处于平面接触,不再需要密封接头与针座勾连,牵拉针座的结构,使得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药液残留量极少的特点,使得药液利用率提高,疗效增加。本技术方案制造容易,安全可靠、实施简单,适用面广,利于普及。在使用后,可实现器针毁形、针尖屏蔽,消除针刺伤害,避免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被针刺伤而感染和传播疾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的整体构成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的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正压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由护套(0)、密封垫(01)、针管(1)、针座(2)、阻尼圈(3)、活塞(4)、推杆(5)、外筒(6)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座(2)前段(21)的外表与外筒(6)前端锥头内孔(6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01),使针座前段(21)与中段(22)结合处与外筒(6)前端锥头内孔(61)形成气密封;阻尼圈(3)套装在针座(2)后段的下端并将其底部的呈喇叭形扩展的锐利裙边(24)完全包裹,然后一同安装在外筒(6)的前端内腔(63)中,使针座(2)、阻尼圈(3)、外筒(6)之间形成气液密封,也使外筒前段(63)的空间完全封闭;活塞(4)为帽状结构,其上端表面有一环形沟槽(41),其侧面有两个环形凸起(42),环形凸起(42)的直径略大于外筒(6)的内径,活塞(4)安装在推杆(5)的前端外侧,推杆(5)及活塞(4)安装在外筒(5)内腔,活塞(4)与外筒(6)内壁之间呈滑动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